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上来透口气》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52:16
  • 82

过去看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真是惊心动魄,他对人类社会的洞察力,让人佩服之至。这次看到译林出版社孙仲旭的《一九八四》、《上来透口气》的合译本(2002年),对这本《上来透口气》很好奇,当然,如果还是政治寓言,我就不准备看了。那不如去重读《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还可以加深体会。

《上来透口气》是一部写实的作品。从下午到晚上,几乎一口气读完。从结构和叙事方式来看,多少有些冗长。比如说,时空转换太慢,在描述现实生活之后,就大段进入到回忆,占了整部小说的一半以上分量。另外,叙事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那个名叫保灵的主人公——一个保险推销员的自述,特别是心理活动,稍不耐心,只怕很难读完。

虽然如此,奥威尔的著作对于我来说,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那个叫黑马的为这部书写译序的人,称之为早期的具有环保意识的小说。这似乎距离奥威尔的本意比较远,他是透过个人的生命历程反思人类生活的困境,当然也包括工业化对于环境的危害,但那只是人们面临的整体困境的一部分。当然,这是个人有限的理解。

保灵是个四十五岁的保险推销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的时候,他只是不断地感受着生活的种种压力和烦恼。他在伦敦郊区拥有自己的一所房子,但那些社区的房子都是千篇一律的,他有老婆和一双儿女,可他的老婆只会一天到晚为钱而发愁,满嘴都是钱,看着让人厌烦。因此,偶尔他也会去找别的女人。他还为自己的年龄和身材发愁,他是个不算变形得很厉害的胖子,而且满口的假牙,这让他不免常感沮丧,生活已经进入快速的下坡道。人的意志也渐渐消沉,郁闷是免不了的。有时候,就是刮脸没有擦干净的一点儿肥皂,都会让他一整天感到痛苦。“脖子上有肥皂沫真是件糟糕透顶的事,它给人一种恶心的黏糊糊的感觉,而且离奇的是不管你怎样小心地用海绵把它抹干净,一旦发现过脖子上有肥皂,余下的一天时间里你都会感觉黏糊糊的。”(第298页)这种感觉我也有过,奥威尔对生活的体会之细致,才是他最为吸引人之处,而这样的感觉似乎又不仅仅是生活中的小事,而是整个生活的感受。

因为对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厌恶,保灵开始回忆自己在小镇上的童年和少年记忆,那些维多利亚时代的普通小镇上的普通人的形象,在奥威尔的笔下,似乎都又活了过来,保灵的伯父、父亲、母亲、牧师、看门人,等等,风景如画的泰晤士河畔的游戏,少年的恶作剧,因为经济困境早早出来做售货员,与那个叫爱尔西的女人的爱情,都是迷人的。然而,战争来临,年轻的保灵进入法国前线,作战两年之后,受伤,此后因为有一些读写能力,他成为军官,驻守在一个近似荒诞的英国海边据点,看守所为的军用物资。然后是退役,经过失业的折磨,因为好运,从前的将军介绍他进入保险公司,结婚生子,过着不富裕而又忧心忡忡的中下层的生活。

他决定要有所改变,重新回到二十年没有回去过的故乡小镇。在骗过了妻子之后,他拿着自己赌马挣来的十七英镑的私房钱,开车回到故乡。可是过去田园诗一半的泰晤士河畔小镇已经面目全非,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这里扩充了十倍以上,原先的树林、草地都被变成了难看而又千篇一律的红砖房。过去关于河边、池塘里钓鱼、老宅、故人的美好回忆,全部都消失了。只剩下喧嚣的陌生人的世界。他看到了见面不相识的爱尔西,已经严重变形的老女人。

一次只有失望的旅行,保灵疲惫地回到伦敦郊区的家里,面临着妻子的盘问,面临着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孙仲旭先生的翻译,我过去没读过,但这次仅仅读《上来透口气》,总体感觉是一个极为用心的翻译家,他用了很多俗语和俚语来翻译,至少我感到一些原文具有的活力。错字也有,这大概未必译者的错误。当然,有些表达特别是俚语过于汉语化,似乎也是问题。比如把“军队”翻译成“部队”(第413页)。不过,对于翻译,不必太过苛求。

下面就摘抄一些内容:

对于中间阶级或者白领的生活境况:“你知道有哪个做苦工的担心过被炒鱿鱼?那些一无所有者是身子受罪,可是他在不工作的时候是个自由人。但是在那些小小的水泥盒子里的是可怜鬼,他永远不会自由,除了在沉睡时梦到把上司扔到了井底并往他头上扔煤坨子。我对自己说,毫无疑问,对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说,最根本的麻烦在于我们都以为自己还拥有点什么。”(第302页)

对于战争中的人的思想,奥威尔说:“为什么有一百万其他蠢货会在强制征兵之前参军?一半是因为好玩,一半是为了我的英国的千秋万代之类的玩意儿。但是那些又会持续多久?我所认识的绝大多数伙计在还没到法国前就忘得一干二净了。那些在战壕里的人不是爱国者。他们不恨德国皇帝,对英勇的小个子比利时人以及德国人在布鲁塞尔的街道上***修女(总是在“桌子上”,好像那样更恶劣似的)根本他妈的不在乎。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想着要当逃兵。那机器已经捉住了你,它可以想把你怎么样就把你怎么样。它把你抓起来后扔到某些地方,强迫你干某些事情,那都是你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就算是它把你扔到月亮上面也没有什么离奇的。“(第399页)

对于女人结婚前后的变化,还与《红楼梦》颇有些暗合:“一个女人结婚后马上变得不可收拾,其速度之快让人吃惊不已,就好像她们憋着劲儿就为的是结婚这一件事,在办成了的那一刻,她们就像一朵已经撒下种子的花朵一样蔫掉了。但真正让我失望的是她表现出来的对生活提不起精神的态度。”(第421页)

对于牛津大学毕业的波提欧斯先生一股子牛津风度,天天非古代不读、不谈、不想的架势,从敬佩到怀疑:“当然,那是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谚语(日光之下无新事)。他不相信有任何新东西存在。你告诉他如今发生的事,他马上会告诉你在某某国王统治时发生过一模一样的事。……这位博学之士,一辈子生活在书本里,沉浸在历史之中,直到最后从毛孔里往外流的都是历史,根本看不到世界在变。他认为希特勒无关紧要,拒绝相信另一场战争正在迫近。……可能的情况是,当一个人的头脑停止思考,不再具有吸收新鲜观念的能力时她就真的死了。”(第445页)

对于忙碌的现代生活:“整天东奔西走!为一点点钱永远你争我抢,永远是嘈杂的公共汽车来往的声音,炸弹、收音机、电话铃的声音。信心被撕成了碎片,而骨头里本来应该是骨髓的地方却是空的。”(第454页)

其实,还想再抄一点儿关于英国的风景描写,奥威尔描写的景物,可谓历历在目,一下子就让人有如置身在泰晤士河畔。可惜没有那么多时间,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去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