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阅读中,几乎没有第二个作者能够给我这样的感受:他将生活中日常琐碎、被忽略的经验,还原并提升到如此哲学的思考高度。韩东在小说语言和叙事手段上的创新与突破自不用多说,我十分认同“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中的话-----“韩东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领域”。他作品中呈现出的陌生感、冷峻的异色调,以及与众不同的人类精神面貌描述,也的确启迪了90年代之后的大批立志于写作的人。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比较起那些打着先锋旗号、实际上生搬硬挪西方现代或后现代小说路数的平庸之辈,韩东往往显得过于另类,过于杰出,超出了大堆同样平庸的理解力,他在走的,是一条与时间、潮流对抗的孤独之旅,这条路上并无现成的路标,也没有可以省力的依凭。
这样并不等于说,韩东的小说很晦涩难读,相反,如“同窗共读”、“杨惠燕”、“烟火”、“我的柏拉图”等中短篇章,语言上朴素内敛,叙述中暗藏玄妙,层层递进,像一块块质地非凡、做工细腻完美的编织品。读进去,你会不由自主地跟随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一起焦虑、紧张、忧伤,进入不可自拔的旋涡。你会觉得作者是在注定有限的个人经验中,挖掘并书写着一种无穷的可能性。这些作品,也因此充满智性,耐得住反复咀嚼。
韩东似乎永远在寻求着作品与现实交错的部分中,最坚实和本质的核心,以及两者之间互相拉锯、撕扯的力量对比。他将别人看来完全无用的材料,放置到矛盾冲突的烈火上热烤,使之袒露原形,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他从不借用现成的说法或别人的总结来轻易定义某一个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力图通过书写,去穿透各种烟雾般迷乱的障碍,抵达事物的本原之地。这或许命定了他作为一个智力超群的小说家,一生必须领受的煎熬。
和那些逼着自己小说中的三教九流去按“艺术逻辑”和知识分子腔调,大说特说、或大做特做深沉之事的所谓“先锋”小说家不同,韩东作品中的人物,无论语言、行为和思想,都自然贴合、浑然一体,他们说的话,做的事,都来自生活,经得住推敲,像那么回事。当作者的“人”和小说中的“人”,在人生迷局里影子般统一成整体,作品就具备了某种真实可靠的说服力。对于有充分人生阅历和思考的读者,这是认同的前提。
我个人特别偏爱韩东小说中,梳理和折磨那些卑微和混乱的人际关系的作品。比如“交叉跑动”、“挟持进京”、“在码头”、“前湖饭局”等,无论人性的温暖、阴暗、爱恨纠缠,都被打上韩东个人化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力的印迹,并显露出一个老练成熟的小说家出类拔萃的感悟力、表达力和处理现实的能力。诚如有人所言,“没有癖好的小说是不值得读的。”我还必须加上一句,没有独特之处的小说,读它就是浪费时间。
如果你还继续对小说以外的韩东这个人感兴趣,我建议你读读他的诗歌。在那个需要人类精神最敏感体察、最注重思辩和艺术感觉的领域中,韩东早已是共认的天才。你可以和“美元胜过人民币”这本2006年最新出炉的韩东小说集放在一起读,然后赞叹一个写作者,如何能够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本形式中,游刃有余地自由行走。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50:5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0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