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The Reader说说《朗读者》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49:35
  • 103

《朗读者》的小说非常好,作者是德国一位律师兼法官,业余创作侦探小说。这是一个半自传体小说,悬念设计巧妙,节奏紧凑,语言简短直接,心理描写短而精,从不拖泥带水,往往一小段的内容,包含的信息量极大,禁得住反复咀嚼,非常合我的胃口。

这部作品有至少有三个主题,明线是男孩和女人的感情经历,暗线则是二战后的一代(即男孩的一代)对于二战和二战那一代人(即女人的一代)的回顾和反思。此外还有一条非常隐讳但可能是对作者的创作最重要的主题,即文字对于检视历史的作用。

一.感情经历

男孩和女人的相识相恋分手都很好理解,让人有些费解的是女人在狱中迫切需要男孩回应的时候,男孩没有回信,也没有去看望她。小说中对此没有特别明确的解释,我是这样想:两个人在一起的那个夏天,只有身体的交融,思想与生活是完全分开平行的,而且两人的关系并非对等。男孩迫切的需要女人,可是女人似乎并不特别需要男孩,也不为他着想。后来女人一声不响的离开他,一句交待也无,这给男孩很大的打击。而男孩要到法庭上才知道他的爱人的过去以及她最小心守护的秘密。男孩觉得不被信任和重视,他的感情并没有得到回报。多年过去,女人在狱中写信寻求交流和支持的时候,男孩却已经等了太久只好放弃。就像白瑞德离开郝斯嘉,男人已经没有力气和耐心再去爱一次了。

二.对二战的反思

很多评论文章竟然在讨论这部作品是否美化纳粹,真让我莫名惊诧。我觉得它不是单纯的指责纳粹,更谈不上美化,因为这其实就不是一部关于纳粹的小说。它是关于自省与反思--我觉得这个角度要比讨伐纳粹有意义得多。女主人公不是纳粹,是一个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普通老百姓。因为是文盲,女主角不能从事文书工作,所以报名去集中营当看守。她没有对犹太人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侮辱,但她也没有能力对自己的所作所进行任何质疑或反省。她只是忠诚执行上级的命令,确保她看守的人不逃跑并且每月挑选10个体弱的人去毒气室。我们看到在法庭上,其他女监迫不及待的推卸责任,因为她们意识到自己犯了罪. 可是女主角根本不能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所以她对一切供认不讳。她没法看起诉书,证词,或者火灾里幸存女孩写的书。她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只是在做一份工作而已,至于这份工作是否道德她从未想过。当她在法庭上被迫第一次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她非常困惑,所以她问法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这句问话直指人心。法官没有直接回答,因为他没法回答.

小说还描述了以控诉上一代人的罪行为主题的学生运动。年轻一代不能理解的是:女监们怎么能坐视火烧活人而不救?上一代人怎么能眼睁睁的让纳粹行凶而不制止不反抗?这一切怎么可能发生?有罪的不光是纳粹,而是所有人,他们全都是帮凶述了以控诉上一代人的罪行为。不是不像我国的文化革命的。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至今都没有认真反思过。也许只是因为还不被允许反思。

三.文字与历史

没有文字的纪录,历史会是什么样?女人和其他几个集中营女看守之所以被指控,是因为她们看守的幸存者之一写了一本书。如果没有这本书,这些女看守就会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平平淡淡过日子,老老实实讨生活。她们想起过去的时候,也许不会思考那些行为的意义,也许她们压根儿就不会回想那段时光。周围的人也不会知道,把她们当作普通的母亲妻子朋友知己。她们的这一段历史或许就此消失湮没在广阔的时空里。但是文字改变了这一切,打破了她们安稳的生活,我想一定也打破了她们内心的平静。阅读幸存者的回忆录的时候,坐在被告席上接受审问的时候,互相推诿责任的时候,她们一定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可怕和荒谬--她们做了魔鬼的助手.

女人的文盲身份也暗示着这个主题。其实直到她被判终身监禁,她也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行,所以她才能在法庭上一直挺直着背高昂着头庭上被迫第一次想这个,一副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死不悔改状。她在监狱里学会读书以后女人被判终身监禁,她也不明白自己的罪才开始大量阅读与二战和犹太人有关的书籍,也是通过它们才真正了解自己所犯的罪行。她选择在出狱那天的黎明自杀,未尝没有赎罪的心理。而男孩帮助女人学会阅读,其实同谴责上一代的学生运动一样都是他们这一代人帮助上一代人认识历史的过程。

当作者用文字写下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他既是在对个人历史进行回顾,也是在对社会历史进行检视。这也许是一个会写字的人,对历史所能做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贡献吧。

四.自由与尊严

小说里的女人并不是一个好人,甚至比普通人还要低一等:文盲,在集中营送人去毒气室,还眼睁睁看着别人被火烧死而无动于衷。可是作为读者,我没办法讨厌这个人物,因为她的身上自始至终闪耀着尊严的光芒。对她来说,自由和自尊高于一切;而保持文盲的秘密是维持她自尊的前提。于是她放弃升职加薪,甘愿领低微的工资,甚至不介意当集中营的看守。她宁愿让所有人向她身上泼污水,接受与罪行毫不对应的惩罚(终身监禁)。出狱的前一天,她清醒地意识到,她无法有尊严的在外面生活,也无法有尊严的面对外面这个世界里唯一跟她有关联的人(男孩),于是就像当初入狱的选择一样,她又选了尊严--宁可有尊严的死,也不没尊严的活。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讨论发生在男孩与父亲之间。男孩在法庭上就完全明白女人是文盲,因而不可能犯下她被控告的罪行。如果他跟法官透露这一点,女人就只会被判几个月;如果不讲,就是终身监禁。讲还是不讲?男孩问他的哲学教授父亲。哲学教授回答,没有人有权利一厢情愿的替别人做选择,即使你认为这个选择能使她幸福,因为被人摆布并不好受。你必须给他人选择的自由并且尊重他人的选择。

尊严与自由是人生存的基本需要有时候比幸福快乐更重要。

五.电影

作者一开始就钦点凯特演女主角--难道是原型长得像凯特或者作者希望原型长得像凯特?但是当时凯特要拍《革命之路》,就把《朗读者》推掉了。电影导演就选了妮可基德曼,因为他们在《时时刻刻》中合作愉快。可是不久妮可由于怀孕也退出了。凯特这时候拍完了《革命之路》,就又来拍《朗读者》。

只是除了选角,作者似乎并没跟摄制组有足够的沟通。我很遗憾这部电影并没有抓住原著的精髓。大约由于体裁所限,原著中的多重主题,电影只展现了一个半:感情经历这条明线表现的比较完整;关于二战的反思,影片只涉及了一点点,但既不明显也不深入。至于自由与尊严的讨论,完全被省略了,以致很多只看了电影的观众不明白何以男孩在法庭上不为女人辩护。最后一个主题--文字对于检视历史的作用--更加无影无踪。不过这个倒可以理解,因为这一主题天然的更适合用文字表达,而不是影像。

第二是女主角完全可以拍得更美一些。男主角对女主角钟情,始于女主角随意的穿丝袜,小男生在门缝里偷窥,脸红心跳到不能自已,只好落荒而逃。不能不想起《毕业生》。原来成***性要诱惑小男生,丝袜是最要紧的道具。看书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眼前是一幅维梅尔风格的油画:背景很暗,衬得女人格外明亮,她抬起的大腿白得透明,裹着丝袜,那样的魅惑,可是她那样自然随意,几乎是天真纯洁的;她突然看见门外有一双眼,充满欲望,她很意外,却也有些恍然。读小说的时候,我以为这会是电影里最美的镜头之一,但是这个镜头竟然又快又粗糙。让人不免疑惑:小男孩怎么会爱上那个女人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