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小团圆》,庆幸自己没买港版,那不是我喜欢的格调,我也坦言自己不是什么张粉,于是看不惯那么尖酸的东西。妖娆对我说黄碧云看完书发飙了,忍不住去搜了下原文,发现题目就叫“读完很生气”,我自己并没有她的火那么大,只是觉得书中的文字实在太冷太暗,又略显得有些烦乱,打心眼里也休想蹦出一个“喜欢”的字眼。《小团圆》还是写女人的,没有觉得什么新鲜,正如黄碧云骂的“你日子活到哪去了”一样,仅仅是再度印证了她的薄凉的一面,女人写书总是脱不掉这一点,心里热火团烧个不停,写出来就加上层冰封的外壳,似乎要隔人于千里之外,其实她自己却比谁都在乎世人的感受。
对张爱玲这样的女人来说,心里头那点斤斤计较一直拖着不放,总容易憋出病来,连那个曾经爱过的胡兰成都轻蔑的称之“无赖人”,于是胡兰成托朱西宁写张爱玲的故事,她个人就乱了神,生怕对方来一次“文字污蔑”让自己更加臭名昭著。张爱玲自己说这是她写《小团圆》的初衷,不但是为自己开脱,还要变着法攻击自己生命里那些男人,为此不惜搭上自己童年和青年的狼狈,来映衬这些周遭人物的“无赖”。字里行间一直流淌着她的往事,那没有情窦初开,没有风花雪月,而是无休止的近似于惨白,张爱玲说自己的人完全是缺点,就像那镂空纱,除了稍微有点节俭,就只剩下虚妄背后的自尊,而且是为了胡兰成,她连这点最后的自尊都抛下了。我知道张爱玲身世如此,所以也不必慨叹,好在她把书中人物通篇改名换姓,又不晓得那能不能当成最后一层遮羞布,细想起来这也许跟书中九莉那三角裤一样白的显眼,反而是欲盖弥彰。我也知道张爱玲为什么那么悲观,因为她只爱自己,经不住诱惑踏进了浑水,回过头来又想方设法来洗白,事实上她也明白自己囧到洋相百出的境地,所以冷起了脸开始自己的“薄凉”,用这两个字对她进行拆解,足矣。
《小团圆》的故事跨了20多年,她也从一个天真孩童长成了刻薄的妇人,其中的几多苍凉,自然要靠你自己去读懂和理会。我不知道张爱玲为什么那么仇视身边的男人,在她眼里不论是父亲、丈夫还是兄弟,几乎都清一色的成了她用鄙薄目光看待的“无赖人”,她写出了他们的丑恶,却不晓得能不能得到一种报复过后的畅快。书中写自己把家族诸人写的很坏,惹来白眼和敌视,实在不能说事无关己,如果此书早写十年,也许连自己的母亲和姑姑都未必会放过,更何况她恨那年轻时代破败家族带给自己的不幸,反过来又纠结于那些颓败的回忆,拿“英语口吻”、“异国情调”的优越感来摆一种架势,自然就引来了无穷无尽的指责和难堪。黄碧云怒了,讲张女士“殖民主义”,又骂她“重复”,实在恨不得来个罪加一等,反过头来又被人看去了笑话,弄得灰头土脸,虽说《小团圆》没她说的那么不靠谱,还是欣赏她那直言不讳的狂狷。讨厌不该讲资格,讨厌就是讨厌,想不读不写不生气都难,至少她敢说句“我顶讨厌张爱玲的”,总比那些叶公好龙的人们来的痛快。
好想用“愁云惨淡”来形容这本小说,那个时代里风云突变,家族破落衰亡,连每个人物都如同施上了粉黛,开始扮演跳梁的小丑,给我们看那个含混着无尽矫情又异常凄然的一面。张爱玲真的很有些阿Q,明知道还爱着胡兰成,偏偏要给出一个劲的鄙视,连他的著作都表示“不欣赏了”,貌似看破红尘,其实还不是一种沉沦在自己世界里不可自拔的洋相?张爱玲晚年也许想到自己的丑,打算让邝文美把稿件付之一炬,却没想到后人不理会遗嘱硬要让它重见天日,这一切,也许都是命中注定的吧。文/灰狼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49:2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