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叙事与反思》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46:24
  • 84

一开始读这本书,我就在想:作为一个还没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准教师,我的课程观是什么?无经验者怎样来读这本书,从这本书上吸收什么?看完,收获不很大,主要原因我归结为没有较长时间的教学经验,读书时尽量呈现的“图式”是以往的学习经验和零散的支教、兼职经验。最后也就在想,我那些读教育学的同学们,特别是研究课程论的同学们,是否体会到研究与实践的断裂,他们怎样弥补实践的长时间缺失?回过来说自己,收获大概也就是将各种零碎的片段记忆重新唤醒,在作者理论的框架中过了一遍。现在写下的点点感想,也是一种个人叙事,可作为将来反思自己的材料,也许这个意义还要大一些。

1、作者谈到教师反思方法的第二大点“与他人合作”,包括讲故事、写信等。这本书大概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而以如今网络技术之发达与个体讲述之风行,个人博客、网络论坛完全可代替作者提到的方法。我的网络叙事就是讲故事,希望以后我的反思档案能够在网络上被朋友阅读和批评。

2、教育实践语言是可以用来建构自己的叙事描述的实践语言。实践原则我觉得是实践语言中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头脑中的principles,知道具体的实践操作。我现在头脑的实践原则是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塑造健康的人格、教给其过硬的知识、培养其审美的生活态度。因着这些实践原则,我要在教学中建立很多具体的规则(rules),比如在遇到教材讲法与本人认知矛盾时,可能需要向学生讲授两套思路,或者给他们展示多元化的思考方式。比如悬缺课程问题,大纲没有要求教授什么,而本人觉得应该教授什么,就要将“悬缺课程”转化为“显性课程”,试着与控制教师及课堂教学的力量较量。

3、“课程利益主体”的干涉与教育的反应。政治力量一直是教育中的课程利益主体,教学大纲就是最明显的体现,再如课程中嵌入政治领导人文章等等。前段时间导师的《愚公移山的民族精神建构》也涉及这个问题。愚公移山在漫长的历史中,其实是个不受待见的小文,民国有人将它挖掘出来,毛后来不断拿它说事,建国后掀起学习老三篇的高潮,中小学教材中一普及,愚公移山精神就俨然成为了中华民族不怕困难的核心精神了。实际上,课程利益主体不断向课程教育施加作用,以致建构了一个虚妄的民族文化象征。这些年的教材有什么变化,可以看出该课程利益主体自身思想的变化和控制课程程度的深浅,等我空了去看看中学教材。

4、“防教师课程资源,在中央集权国家比分权制国家更容易出现,教师用书常常指明在某一具体时间教师如何说如何做,给出教师可能向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教师被当作将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的过滤屏。”我听说,四七九中现在都是教师集体备课,讲什么怎样讲都有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发挥的空间非常小。这无疑是在抹杀教师的个体个性,但应该仍有办法解决罢。

5、实习生和新教师尚未发展出一种教学节奏。我想起在山东殷家林时候,济大的志愿者每周到村里开展的周末辅导班。这些学生没有任何经验和计划,也就没有教学节奏,整个周末辅导班活动也没有时间单线节奏。因此他们和小孩子一样迷茫。在玩耍游戏中当然是可以碰出创造的火花,但是教学设计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行动研究不是意味着没有计划的行动的研究。

6、把教育管理者看作一个人,管理者的哲学影响决策,形成学校外部环境,成为教师的课程活动内容,并把这种哲学的目的和精神解释给家长。肯定的,我马上想到颛桥小学的唐校长。他以他个人的民俗文化情怀,推动了腰鼓、剪纸等课程开发,增强了学校的地域影响。

7、学校教育的研究视角:分析的、描述的、目的的、结构的、社会的、叙事的。这是教教师怎样做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以后用到时再来翻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