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悟空传《自由的传说》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44:57
  • 65

月光洒落在海面上,泛起无数的闪烁银光,如众星坠海。日月流转,海洋浩歌,千里万里,千年万年,崖边的巨石经无数遍的洗刷后,自蒙昧混沌中慢慢有了自己的愿望,终于有一天,浪激千层,轰鸣万丈,那个愿望自崩裂的巨石中跳出,变成了一个自己。

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那个自己的呢?当阳光如明澈溪水闪耀着流过千片万片的叶子,你在树间纵深跳跃仿佛飞了起来的时候?还是在雨天,千树万树摇摆倾侧,所有叶子,细长的,椭圆的,锯齿的,柔软的,执拗的,都在风中跳起舞,此起彼伏,你会听到树也在和你说话,波浪奔涌在天地间,自己整个儿淹没在森林的海洋中?还是暮夜降临白天所有美丽的光影都消失殆尽,有凶利的爪子向你袭来,欢跃变成了惊惶的逃命,恐惧自深处弥漫出来,在孤独的夜无声哭泣?还是形单影只的你,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同伴,它们爬树觅食,手里拿着你一样喜欢的东西,但正在入食的他们看见你却愤怒的向你呲起牙齿?还是你每天都去看的那朵蓝色的花,蹲在一旁看花瓣下滑落的月光和爬虫嬉戏,看得手舞足蹈,然后有天醒来你发现它碎落狗熊的掌印中?

于是你憎恨恐惧,憎恨美好的无法长留,憎恨伴随无力感而来的痛苦,层层周遭仿佛都在束缚着自己,即便阳光还会再次铺撒大地,花朵还会再开,但沉重的束缚感失落感却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而意识到自己的代价,就是再也没有对美好的那种始朴单纯的快乐吗?

【我想飞起时,那天也让路。

我想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

众仙诸佛,见我也称兄弟

天下再无拘我之物,再无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我我做不成之事。

我要这天下再无我战不胜之物。】

其实猴子,你这么爱花果山,真的需要强大到天地海都为你让路才能真正的去爱它?还是等到它最后化为一片焦土你才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多么的依恋那个可以称为故乡的地方?

【每个人一出生都以为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 】我想,当一个孩子开始意识到束缚的时候,便是意识到自己的开始。从最早的饥饿,寒冷,到你想伸手却无法触及的地方,所有的束缚会慢慢变成自己的形状。只是自由,就是挣脱这所有的束缚吗?你是否痛恨山峦,因为它阻挡里看到山外更广阔的世界,当你可以自由飞行了,你会痛恨地平线吗?只是又要多长的岁月磨痕才能明白,自己之所以成为自己,便是对自己的最大的束缚呢?当我们渴盼的望向远方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最可怕的局限,其实是在自己身上。因为看不见,才最可怕。

【界限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可你却以为你可以去任何地方。】

你在森林里嬉戏玩耍时,整个世界就像是自己的一样。直到你看到鸟儿在天空飞,你会好奇飞翔的感觉是如何。于是你跑打悬崖边张开双臂跳下,却重重摔倒在地。这时候你才意识到自己是不能飞的,并为此而痛苦。只是当你终于学艺归来可以飞,可变万物,你还是觉得痛苦,因为万物无常,而欲望是个无限的深渊,当你以为自由就是无限的满足自己愿望的时候,你其实就是在掉进自己为自己挖好的深渊里。当你越来越强的时候你就对潜在的压迫无法忍受,你能意识到那里面有多少可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呢?

什么时候人的目光才能诚恳的投入到自己内心而不是投向远处?痛恨束缚,还不如痛恨自己的无知。因为自己的局限而痛苦,而这痛苦也是生命的动力不是么?

【人天生便是缺的,一生下来便会不安,所以一生都在寻求补全,神其实也是缺的,只不过神把寻求的欲望消去了,这样心里便觉圆满了。】这个看起来还真像诡辩,呵呵。如果能像神一般站在最高处,看清万事万物的真谛,消灭了这肉身,那些欲望又从何而来呢?

其实我也想,如果作者对佛教多一些了解和体悟,是否还会在小说里对神佛作如此颠覆?一个人的认知体系会否成为他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负担,变得到处束手束脚?其实你无知的时候,你的想象力并不会因此变得更丰富,当你对世界的体认变得深远,也绝不意味着思维会否受束缚,因为一切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是否有那份打破陈旧构架的勇气,挑战那所有的理所当然。

有一点我非常同意,我们不该束缚自己的想象力,应该让它能任意到达它所能达到的地方。但是所有想象力都是建立在有知的基础上。就像一棵大树,不论再如何繁枝罩眼遮天蔽地,都离不开底下深厚的纵深根系。你能幻想宇宙银河,十亿光年外的世界,那是你曾看见银河的样子,知道光年的存在。当然这个“知”并不就是知识,就像我们所知的仿佛比古人多得多,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神话和传说,其中的想象力所展现的巨大魅力,绝不逊于如今的我们。

如果我无法逆着时光的河流,回到最开始的地方,看岸边垂下的柳条和飘落的梨花瓣,水底五光十色的石头,那么我是否可以追溯语言,顺着我所熟悉的方块字和不那么熟悉的正体字,还有更不熟悉的弯弯曲曲的字母,依靠他们支撑起我的想象,它们可以穿越遥远的时光来到我这里,告诉我所认识的和我所不认识的。可在此之前,我不能让语言的理解成为我的障碍,这便是我以为的最起码的自由。

当我试图倾听,首先要让自己能真正平静下来,仔细捕捉时间万物的声音,还有音乐,歌声,那所有我能理解的,和我将能理解的。但在此之前,我需要一个永远敞开的心胸和平静自己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层束缚从不会真正消失。一时一刻的宁静也从不代表永远。

当我试图诉说,歌唱,不论是否有被听见,至少我能听见自己的声音,我对着高山唱,会有山谷的回音,我对着海洋高歌,海浪声会从天际翻涌而来直到我脚边。一层一层。你羡慕别人的歌唱并不意味着你终不能有一日能自由的唱出属于自己最美的歌。当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是如何受束缚的时候,我便仿佛获得了寻求歌声自由的钥匙。只是那条路还很远,而我需要的,就是通往自由的那条路,即使永远走不到终点,至少也留下我一路深深浅浅的脚印。

承认自己的局限,但也一直不会放弃属于自己的所有可能性,即使在到达彼处之前会有漫长痛苦。要警惕那时时刻刻诱惑自己放弃,蒙骗自己的声音,在内心的挣扎中辨清自己的声音,并为此而坚持,而不是到最后,彻底变成一个再没有自己的自己。

悟空传是一个关注自身的故事。八年后在手中又看了一遍,实话说,毛病可以挑出一大堆,作者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横冲直撞,跳脱了传统意义上悟空印象的束缚,遗憾的是人物线条都比较粗,除了几个主要角色外基本上都是简单的脸谱化,没有人性的细腻层次感和复杂性,也就缺少更深层的悲剧感。小说矛盾冲突更多是在内在世界里的,而对外在世界以及人事敏锐省察大概也不是作者的强项。

小说也无处不在提醒读者作者的存在,那种太过强烈以至不加克制的表达的愿望是小说的缺点也是它的优点。正因为它的真诚和不加修饰,粗朴中也就有种让你不能忘记的东西,就像看到另一个自己,年少时的纯粹美好的愿望,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挣扎,看到晶莹流彩的琉璃盏碎片纷纷落下,深深刺痛到的心底的柔软角落,乃至泪流满面。

其实还想说,作品的丰富性和通俗性并不就是矛盾的,一个丰富的作品同样可以姿态很低,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都投射出百种光芒。这丰富性除了天分,同样离不开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而要写出更有生命力的作品,作者可能还需要更丰厚的功底,也许这样,也才可能更自由吧。

【孙悟空一跃而起,将金箍棒直指向苍穹。

“来吧!”

那一刻被电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万年后仍凝固在传说之中。】

这反抗的身姿,也将深深留在所有喜欢和心痛那只猴子的读者心里,成为久远的传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