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梵高时,对他的了解绝不会比塞尚,高更,毕加索之类的画家更多多少。不过就是***中有名号的画家一枚。为小时自己能够炫耀的东西里平添一项资本而已。
直到某个迷茫无聊乃至必然逃脱教室奔向图书馆之日,才在一楼如山的书架中翻到了它。
其实,最先感动我的,并不是梵高同学自己的生平点滴,反倒是作传的人——欧文 斯通自己寻找梵高的经历。
话说有一天,欧文同学去参展,被一副画深深地震撼了。然后他翻遍了所有有关这幅画作者的书,并走遍了他当年所曾经呆过,驻足,流连过的地方。沿着他的足迹,感受他所曾经经历的一切,理解他那浓重墨彩,充满生命力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欧文结识和了解了一个被历史尘土,甚至是虚妄之言所掩埋着的传教士——文森特 梵高。
他感动于他所经历的一切,于是开文写传,把他所热爱和敬重的画家以他所理解的方式公诸于众。
真实的梵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画家,其实我们无法得知。鉴于本人一直为不可知论者,所以对任何人写的任何东西都持有保留态度。
但也无法避免地承认,欧文同学的书多少呈现了梵高的生活和性情。至于这个比例是多少,那就仁者见仁了。
但有一点,我却可以深切感受到的,便是梵高炽烈的情感。
画这种东西,单单看到印刷品是无法完全体会其中的震撼力。甚至连十分之一都无法企及。
所以,之前所见梵高的作品,虽然熟悉到无以复加,却仍旧谈不上用震撼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词去形容。
直到有一天,得以在慕尼黑的新美术馆看到它们时,我才明白,那样的用力,那样的热情,那样不惜油墨地绘画,也只有梵高一人,才会拥有。
那一天一下午,我驻足在梵高的画前,没有办法离开。
看到有人为宗教而画,有人为贵妇而泼墨,还有人只局限于风景,就越发觉得梵高的不同与卓尔。
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从不敢厚此薄彼。
但面对梵高,我却无法不偏爱。
于是,某年某月某日在北京小酒馆里,遇到一名荷兰男子,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们共同懂的第二国家语言——德语,来讨论我唯一感兴趣的有关荷兰的骄傲——文森特 梵高。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44:0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