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牛虻《那道深深的鸿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41:47
  • 95

《牛虻》作为一部革命经典,有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为主人公的“牛虻精神”而震撼不已。然而,这本书真正使我动容的,却是作者那细腻笔触所勾勒出的人物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它们所带来的那充溢着遗憾和感慨的悠扬回味。其中,又以牛虻与蒙泰尼里之间的关系最为复杂与深刻。

在临刑的前一晚,牛虻对他的神甫说:“你我站在一条鸿沟的两岸,要想隔着沟携起手来,那是徒劳的。”是的,牛虻与蒙泰尼里之间仿佛永远横着的一条深深的鸿沟,让这两颗多么想携手的心,错过了十九年,再错过了十三年,最后错过了一辈子。

他们曾经是多么亲密的精神伴侣啊,在亚瑟看来,神甫就如同上帝为他派来的使者,可以带领他走向光明。然而,他们又是真正的父子,这无疑在亚瑟的生命里烙下了私生子的印记,使得他的生活从此暗淡下来,并因为神甫的欺骗与隐瞒,而摒弃了上帝,且油然而生那复杂的恨意——尽管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深爱着他的神甫与父亲。

就蒙泰尼里而言,他的的确确是个优秀的教士,人民的教士,尽管他年轻时犯下了这个违反教规的错误,但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谁都无法否认蒙泰尼里高尚的,他不贪财,不支持使用残暴的刑罚,甚至能每一个前来接受祝福的孩子的名字。牛虻其实清楚地明白这一点,蒙泰尼里仍是那个曾与他情深意笃的神甫,有着父亲般的大度与慈爱。

牛虻并非圣人,他有血有肉,也一样渴望得到父爱。所以,在监狱中,他向蒙泰尼里提出了那个艰难,甚至有些残酷的抉择——要么选择儿子,要么选择上帝。然而,上帝在这两个人心里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个是要为其献身的主,另一个却是可以被砸碎的偶像。这一刻,信仰的冲突使父子二人成为了敌人,那曾一度变窄的鸿沟骤然在信仰面前扩阔了许多。其实,最后双方的选择都是必然的,对主教来说,若选择了儿子,那就是对上帝的否定,对信仰的否定以及对自己这辈子所走过的路的否定;而对牛虻来说,“只有我们才有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只有我们才是永远不尽的春光,只有我们才是光明的未来!”他,因为爱,想用自己的方式,拯救父亲。

至牛虻被枪决,他们依然是敌对堡垒中的双方,隔着鸿沟,只能遥远地眺望。儿子在父亲的默许下被枪决,鸿沟的这一侧,床岸坍塌了。

在小说最后那段关于基督圣体节的精彩描写,与其说是写节日,不如说是写蒙泰尼里主教的内心。其实,这段细致而精彩的描述,已经充分地将主教的内心展现给了群众,以及书外的读者。当六月灿烂的阳光照射于那鲜艳的玫瑰与华丽的红地毯时,表面的美好,却被蒙泰尼里看穿了,那流光溢彩,是儿子的滴滴鲜血啊!那一刻,他苦涩地恍悟,对他的一个教士而言,一个父亲而言,真正可贵的是血浓于水的至亲骨肉啊!然而,错过了十九年、十三年,最终仍是错过了!

最后,主教也倒下了。事实上,亚瑟已经得到了父亲对他的爱的证明,即使,为时已晚。而那道深深的鸿沟的另一侧,床岸也轰然倒下,永远不复存在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