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翻出这本书,我竟完全忘却了曾买过这样的一本书,更别说当初是看了怎样的评论燃起了怎样的激情才买的。看名字,看封面的介绍,权当作是一本前一阵充斥市面的仅作消遣的毫无深意的无病呻吟的小说看了。
看到第二章,我觉得我肤浅地误解了它。因为各种或客观或主观的因素,我有好几年没看过书了。倒也不能这般绝对,至少我是好多年没看过这样冲击心灵,甚至读到某一章还会感觉窒息的书了。我曾一度浮躁,一度不能安下心来好好看看这类书,出于学习上和未来的莫名的压力让我总感觉抽不出时间看课本以外的书。由此,我的思想愈发贫瘠,总无法正确的表达出我想表达的内容,其实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错,说到底是我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持有者怎么样的观点,最终还是得归咎于思想的枯竭。这使我高三的八百字作文远比跑八百米痛苦很多倍。望着题目,脑子一片空白。有时看别人拿着笔唰唰的写了大半篇了,自己却连个题目都没憋出来,实在是憋。因此我也想高考后多读些名著、多读些能与心灵产生共鸣的文章,好让自己有深度些,不至于那么没思想。谁知大学生活比高中忙碌许多,想要静心读读文学,简直就是奢望,再说也浮躁的根本读不下去。所以上大学后,这是我正经从头读到尾的第一本书,可能也是这么多年来的第一本。能让人轻松的阅读,不至于有那么多太文学的让人难以捉摸的绕口的文字,朴实而有力地笔触亦蕴藏着更深层的、让人一时无法参透的深意。我很喜欢这样的叙述风格。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无不透露着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很羡慕他们的寂寞。他们享受着自己的寂寞,而没有为逃出寂寞苦苦挣扎。他们可以不顾旁人的眼光。他们可以潇洒地享受寂寞。正因为如此我羡慕至极。我的脑中会想很多事情,有些是可有可无的,有些是杞人忧天的,有些是大惊小怪的,总之会想很多,有些就是让人不能理解。我搞不清楚我到底是个内向还是外向的人,因为我在熟人面前很外向,在生人面前很内向,然而在某些生人面前能做到很外向,在某些熟人面前又无论如何都外向不起来。这也是令我困惑的。话多与话少都是发自内心,有时话少的时候极力想话多起来,然而说出的却都是些很无聊的没什么营养的话,只会让不熟的人觉得我更没趣。虽然我有几个真的是特别好的朋友,我还是寂寞的。大家都很喜欢我,因为我跟别人一起的时候总是很高兴的样子,倒也不能说是装出来的。这是个习惯吧。有那么一阵我极力想摆脱这种寂寞,希望有个人能彻彻底底的了解我,懂我,事实证明是徒劳。现在也无所谓了,寂寞,像撒旦之三享受自己的独处,不是也很好吗。
因此我更羡慕这四个寂寞的人之间的情谊。撒旦之二,她在彬彬去英国后也说过很怀念四个人在仪器厮混的时候的感觉,很怀念。长久以来我一直希望自己也有一个小团体,里面的人跟我都很合拍,正如书中那四个人一样,有着如此的默契,在他们之间可以肆无忌惮地大玩大闹,享受真正的快乐。虽然一直未能如愿,但现在能超脱的享受寂寞,也是一种进步吧。
我总觉得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爱情以外,几乎没有人是不寂寞的。我的寂寞来自于对这纷繁世界的不安全感。
我喜欢直率的感觉,喜欢书中人物强烈的性格。
第一遍阅读,理解仅停留在表面。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40:1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9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