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怪谈《夜读<怪谈>》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31:52
  • 37

读鬼故事最好是在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就在夜深人静读得入神之际,突然一阵阴风吹过,窗户“啪”的一声关上。这时就会感觉全身汗毛倒竖,脊背发凉胸中狂跳。抬头环顾白惨惨的四壁,好在没发现异样,此时心情才会略微有些平复,于是装模作样地摸过茶杯,暗暗对自己说:没什么嘛,有什么好怕的……

人就是这样虚伪,吓出一身冷汗还自己骗自己。但这种感觉也只有一个人在深夜才能感受得到。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的脸皮变厚,胆子也变大。其实也不是胆子大,而是麻木。就像在电影院里看恐怖电影,尖叫的都是和男朋友一起去的。在不停的电话、私语和瓜子声中,能尖叫得出来才怪!所以要想刺激还是要有好环境,如同吃川菜一定要去四川,北京的川菜都是改良了的。

<怪谈>就是日本的鬼故事书,号称是日本灵异文学的鼻祖,类似中国的<聊斋>,但无论数量或是内容均不可同日而语。作者小泉八云,应该有很多人知道,他是个外国人。

如果了解今天日本灵异文学的状况后再去读<怪谈>,恐怕会有些失望。因为高楼大厦的先祖可能只是寒酸的木屋,大江大河的源头也不过是浅浅的溪流。但只要领会精神,还是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的。

在<和解>中看到武士之妻时的惊诧,和在<痴女冈目的故事>中看到冈目的执着,都让人感受到与中国文化不同地方,这可能也算得上是鬼怪界的异域风情吧。此外的<雪女>和<毁约>都让我印象很深刻,<无耳芳一>更不用提,是很出色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却不简单,是影视作品很好的素材。而像<辘轳首>这样的日本特色的神话故事,对像我这样的中国人来说是很新奇的。

看日本的作品让人感觉并不陌生,因为有很多中国文化的点滴夹杂其中。诗词汉字自不待言,甚至有些故事都几乎是一样的,只是换成了日本名字而已。像<安艺之助的梦>改编自南柯一梦(书中提到)。<守约>(又名<菊花之约>)的故事则与中国古代“范氏之约”的故事大同小异,这个故事原本出自<后汉书·范氏传>,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讲的也是这个故事。小泉八云的这一篇<守约>改编自江户时代的<雨月物语>,可惜书中并没有提到它在中国的来历。

日本文化就像古代中国文化之干发出的另外一枝,如果单独看日本文化,会认为它是与古代中国文化是连成一体的,并不会有突兀的感觉。很多中国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日本文化是中国传过去的”,好像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后代。但我觉得应该这样说:“日本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一样,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后代,只是发展方向略有不同,如同一棵树上方向不同的枝条。”但是如果说起哪棵枝才是主干,大家看看树就会知道,树并不以最直的是主干,而是以最高的分枝为主干,这和测量江河的干流与支流的道理一样。中国人继承中国文化自然有地理人文的优势,表面看来似乎天经地义,但如果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得不好,别人会以为日本文化才是古代中国文化最好的继承者。就像围棋或茶道,我们最多是和日本一起分享继承而已,当然这里也包括韩国。而号称足球是中国发明的人,这种说法不说还好,否则只有自取其辱的份儿。因此只有保存好发展好自己的文化,才有资格说自己继承了祖先的文化。如果不是这样而只是一味空喊,那么和阿Q说自己祖上也姓赵也没什么两样。

晚上一个人读<怪谈>这样的鬼故事,很刺激!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现代人脸皮越来越厚,所以真情流露的机会也变得愈加少和麻木。就像办公室里只有小姐们谈到帅哥时脸红是因为羞涩,而太太们的脸红大多是出于兴奋。([email protected])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