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小团圆《the best never come ——小团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29:37
  • 73

这不是她写得最好看的故事,却是她写得最好的小说。

她的小说里是从来不给人什么希望的。明明大片大片色彩像火烧一样,鲜艳刺眼,却凄凉荒芜,天好像再也亮不了,一摸,满手黑茫茫的嘲讽绝望。但是写小团圆的她已经老了。老得一切情感都收拢了,沉到水底下去了,包括绝望。绝望是种太极端的情感,这里也没有了。

读了三天才读完。因为心里闷堵。冷嗖嗖的,像不锈钢碗上沾着隔夜凉了的稀粥,用勺子刮了个干净。

读到无法忍受的时候,就把书放下,第二天再继续。

故事人物情节关系错杂,甚至可以说是混乱,这里那里,都是线头,忽地就冒出来。感觉到那种想要表达的渴望,些微的急切和乱。她有太多的事情要讲了。竟也讲完了。

九莉是个平淡得有些呆薄透明的人物。比起七巧,薇龙,流苏。。。简直轻飘飘像张白纸,不,像个魂体。更不是她自己。只因为她并不是想写九莉。张不是个自恋的人。这是她的人生,她没法塑造出一个顾盼生辉的鲜活女主角出来。尽管照片里的她瘦削漂亮聪明尖刻,那神情傲着,几分嘲笑不屑,睥睨众生。她可以在内心和笔下尖刻地剖析自己,但我想她一定无法忍受在刺眼的阳光里直视自己在镜子里的脸。她不过想写九莉经历的那些事情,九莉看见的那个世界。这个故事其实是写给她自己看的,所以她根本不耐烦去取悦大众。读者只不过是一个假想而安全的诉说对象。

这个故事生冷无比。她记得所有的一切,但什么都隔着层玻璃,下笔麻木冷却,简直是事不关己,尽管有着深抑的委屈。所有的撞击都是沉重的钝击,却不是撕裂尖锐的疼痛。但是在写邵之雍的某些段落中,她仍是忽然地温柔愚笨起来,像是微微地活了过来。 尽管她记起他,大部分时候怀着梗塞的恶心感。

爱情百转千回,热情冷却之后,并不是全然的幻灭,还是有些什么东西是在的。

倒无关乎邵之雍。而是它们本身,九莉本身。

写得最好的,当然是她家里的事情,和跟蕊秋和楚娣之间的事情。童年几乎能决定人生。没有他们,她们,它们,她倒底会长成什么样子?

她想要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也许想要的,不过是什么人把她暖热了。

她实在太聪明了。聪明有两种,一种是洞察世事的聪明,一种是才华横溢的聪明。前者未必兼具后者,后者却一般都包含前者。她自然是后者,而且聪明得简直像是上帝浇花失了手,一桶水猛地全泼到她身上了。

你看这句子:

“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

“但是一面微笑听着,心里乱刀砍出来,砍得人影子都没有了。”

还有谁,有本钱可以在文章里如此奢侈地将这些形容随处乱摆一地? 在别人是了不起的锦缎珍宝,她却只当家常衣服的穿。村上跟她在比喻方面有类似之处,但跟她一比,就相形见绌了。

她不适合写大场面,太平洋战争啊,解放啊。。。缺少气势。书题这“小”字,双关得妙。

因为世界窄小,才有深挖的可能。

愿她安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