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温莎墓园日记《温莎墓园的斑驳思绪》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27:43
  • 72

温莎墓园的斑驳思绪

□三皮

这本名为《温莎墓园日记》的书在版权页上倒是被称作小说的,既被标为日记了,则只能够算作短篇,真没见过谁把日记敷衍成长篇的;同样是被标为日记,所以被强作小说的小说也就只能够看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的影子,是活过的悲歌。

我是一气从序看到结尾,直到结尾才看到标题的《温莎墓园日记》,这时候似乎才明白,所以把一本集子取这样一个名字,实在是有他的心意的:所有的篇什仿佛都笼罩着墓园的基调,是灰色的,哪怕是偶尔一现的微笑也为岁月的尘烟朦胧了应有的鲜艳。

木心乃有所恋之人,有癖,他写他的所恋不比周作人写他的《初恋》,没有那样冲淡平和,没有那样的流年已逝,至之事外,他要显得猥琐一些,所以他会写参观伦敦塔后人被泰晤士河边的风吹得冰凉,连心情也变得冰凉,念头也变得古怪,这样的情形下他会觉得他曾经的恋人芳芳其实巴不得他早死!这样的猥琐没有什么不好,是刻薄了点,但倒显得真实。

而温莎公爵和温莎公爵夫人的爱情是浪漫的,太过浪漫了,有不实在的虚幻,这虚幻归结到墓园来,只叫人感慨,因那身后的信物就将在苏士比拍卖了,再恢弘的爱情也得拿这样的方式决出含金量,这是世界的悲哀还是情人的悲哀?

我读这集子,并不觉得它好,小则小矣,说则无甚可观之处,这是上了命名小说的当,是既有的小说模式留下的祸患。或者回头把它当作日记来读,会更有趣味一些。点化人物,都是日常所见,有呼吸,有嗅觉,有凄迷,有惶恐,自然也有无奈颓废。这样的人在五四一代写作者中比比皆是,决不新鲜,却也决不雷同。就仿佛这1927年的过来人借了五四的气而弃了旧时代的魂。

我读木心,起于散文,也震慑于其散文笔趣,是古文底子太深厚了,不免有时候沉陷其中,过度沉陷到底是少的,有所见,有所不见,只看其灿若繁星的闪烁好了,虽然那样的绚烂往往游移,倒终究是依附于主导而生,能蓬勃地旁逸,长出另一树花开。

轮到这小说,就叫人失望,仍然是太沉陷了,灵动受了牢笼,牵涉过多,则妄想过于浅显。依我看,木心是真不必写什么小说,非要讲日记的真实在书写中有所出格,亦是为文不得不为,观者读来,当他真实就行。至于叩问自心,还是少问自心的好,哪一般艺术不曾经过修饰!

这集子中实在积蓄很多泪,但并未多到泛滥,席德进那篇最长,也最易煽情,木心倒无意张扬,他是一例写得淡然,没有感慨,这貌似无所思的淡漠偏成了情感的主线,和二人交往的若断若续一样,淡漠的命运线是极值得玩味的,它是轻容易就可能断,也偶然间就可能接续,是命运易碎,或者说是肉体强健,这易碎和这强健,太极八卦一般将时代裹挟其中,个人几乎成了时代的主宰,这样的满足其实是催泪的。所以他说:死者,沉睡在青色的宫殿里,当世上有人怀思时,眼睑徐徐开启……怀思淡去,眼睑又闭合了——梅特林克是这样写的。他是宁借一个事不相干的人来给这样一个他已经无法再执笔追忆下去的祭奠之作做总结。

我失望的是小说,不是文字;我失望的是偶或一现的绚烂,不是他的追忆。在墓园子里,小说和绚烂都是我不欲看到的,一个太玩弄了,一个太疏离了,都不好。

最好的是这集子的序,写得一板一眼,沁出旧年江南社戏散后街道上的冷清,不存在腊梅或者霜菊,它只是石板路的街巷味道,甚或是河埠头上的渔舟唱晚,桥堍豆腐工场高烟囱上的新月也快升起来,不再为乌云遮蔽而怨尤,是时候燃支、抿口茶整理墓园里的斑驳思绪了。

零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