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朗读者《爱的坚持和自卑》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27:10
  • 31

今天刚看完《朗读者》,电影没有去看,其实有书的情况下,一般都是书比电影好,《本杰明巴登》除外,网上说买书后很有上当的感觉,我相信和我买杜拉斯的《广岛之恋》的感觉差不多。而同样是读书,又理所当然原著比翻译好看,看过韩剧日剧的人大致有同感吧,一听到那些人讲起标准的中文,那剧的味道就大打折扣了,就是一边听外语一边看字幕过瘾,不知不觉还附带收获几句外语口语,那味道,就像吃腐乳吃酸菜,没了那个味儿,还不如不吃。读书也一样,《大卫科波菲尔德》的英语简直可以当教材来朗读和背诵,原版让小说零距离地亲密接触,翻译就像穿了袜子和带了手套,手还是那手,脚还是那脚,不同的是温度和质感。做过翻译的我曾经把老单位比喻成诺米之城,带着隔膜,基本上也有那样的感觉。扯远了,说书吧。

仅从情节上说,作为东方人,特别作为一个成年的女人,看待书中一个中年妇女与十五岁大孩子的恋情或者说是不伦行为,心里其实满不齿的,日剧的什么姐弟恋魔女恋的熏陶都好,从本质上厌恶这种拐卖幼童一样的行为,难怪有人评论说汉娜对米夏是另一种纳粹行为,如同作为集中营受害者的作家女儿巫言般的推断,这段不正常的感情让十五岁的少年饱受折磨,后来也一生恋爱婚姻不顺,怎么都不能不说是汉娜的错。***也好,两情相悦也好,少年还不到负责的年龄,成年人却有责任多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不过这篇小说不是来探讨这个问题,追溯纠缠主人公之间的真情假意或者道德与否都不是这本书感人的地方,书的核心还是在于朗读本身,一个羞于承认自己文盲状态的中年女人,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终身监禁的代价,她一生对书籍和知识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动,而少年即便长大,即便明知她是纳粹罪人,也坚持为她朗读,这样的坚持也令人动容。表面上看,少年麻木寻求逃避遗忘,看似无情,汉娜选择离开冷漠,好像也很无情,但岁月之下,彼此都深刻生命的烙印,离开的汉娜想办法收集带有米夏照片信息的报纸,米夏反复陷于往事和气味的回忆,而朗读的坚持,使一份原本很世俗很情欲的艳情升华到高尚和神圣也近于永恒。

忘了谁说过的一句话,再小的事情,坚持做一生便是伟大和永恒。以前看过一本《凉亭》的小说,男女主人公因为种种实际原因不能在一起,就在每年的一个固定日子,哪怕千里之外都会飞过来相聚在彼此曾经约会过的凉亭,就在喧嚣敞亮的公开环境里安静坐上一天,云淡风轻地聊上一天,竟然坚持了一辈子,也是了不起得很。还有读者文摘上曾经读到过的一个丈夫,每天起床出门和临睡三个吻,小小的动作不变地做了一辈子,也一样有永恒的震撼力,还有我那个朋友的爷爷奶奶每年结婚纪念日拍一张双人合照,拍了六十几年厚厚一摞,也曾经让我感动得不得了。我想,这种坚持便是这本小说的最动人点。

还有一个关于气味的细节,我自己的理解是,汉娜在狱中的确是深深盼望米夏能写信给她,渴盼来自米夏的文字,哪怕只是一言半语,而米夏始终只是给她寄朗读书籍的磁带,那是他能够接受的爱恋表达的唯一方式,朗诵毋容置疑成为汉娜在狱中巨大的精神慰籍,然而对于感情汉娜盼望的却不光是朗读磁带,我想我能理解汉娜为什么会突然放弃对自己形体的关注保养,突然纵容自己吃喝成痴肥,那是一个女人对爱情的彻底放弃希望的表现,只要依然有所盼望,哪怕微弱的渴盼,盼望再相见,她都不会让自己对身体放纵不管,对体味放弃不理,在还没苍老的时候就有了老人的体味。这也是为什么在出狱前夕,米夏为她安排好一切后她会自杀,因为她无法容许那样的自己面对他。她还是爱那个孩子,不光因为寂寞和性,那一定是爱,爱到无比的自卑,不能不离开,不能去面对,这是我的一点感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