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不少写日本的随笔,旧时大家如周作人,近一些的有林文月,台湾版《源氏物语》的译者。这些日本风物的记录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熟谙日语,详知东瀛文化的底蕴,又有国学和古文打底,因此文字里漾出清淡的“和风”。这样的文章读多了,对日本的印象固化在拉门隔扇枯山水歌舞伎,再看看“韩流”裹挟之下仍拥有不少粉丝的日本漫画和偶像剧,感觉多少有些时空错乱。
因为这些缘故,当我读到张燕淳的《日本四季》,第一感觉是惊讶。竟然有人可以这样简单直白地写日本,而且写得这样透彻。她写景,写的不是纯粹的审美,每一帧风景背后都有生活的铺垫;她写人,写的是日本随处可见的小老百姓,主妇,工匠,晒柿子的老头老太;她写风俗,用日本旧历十二个月的名字作为章节,从“弥生”(三月)到“如月”(二月),四个季节的一个轮回。
画皮容易画骨难。张燕淳的文字虽然轻盈得近乎白描,却勾勒出了日本的世间态,让我这个在日企工作多年又转读日本文学的人看来,实在是准确得让人赞叹。例如她写小学的运动会(《运动大会》),老天不作美,下起大雨,日本妈妈们竟然决定与天斗,拿了抹布擦泥土操场,试图开辟出一块干地来。读起来除了逗趣,仿佛也体会到她当时的那种复杂心情:日本这个民族,该怎么说呢……又有一则《红叶狩》,秋天的郊外在她笔下显得清澈透亮。张燕淳的眼睛里映出的不仅是郊外的红叶、小湖和木头茶屋,更有朋友佳黛子难得的本性流露。日本人在生活中多半老老实实守着自己的角色,为人妻,为人父母,为人下属,所有的情绪都藏在微笑和鞠躬背后,可张燕淳总忍不住仔细地打量那些藏起来的部分,不漏过每个小细节,把它们悄然刻录在文字里。
这本书充满的不仅是观察力,更是活泼泼的生命力。张燕淳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在美国做过首饰设计,随丈夫到“日本乡下”生活的三年里,她专心地当起一名主妇。除了每天买菜做饭整理屋子,她和房东展开礼物大战,怀着好奇心去泡日式澡堂,用小本子记下有趣的日文人名,在夏夜看鬼片消暑,和朋友家人去看焰火拜神社,在冬天狼狈地给屋子的取暖器加油,坐在屋里听雪……我们目睹这个小妇人和两个孩子的成长,他们学会了日语,交到了朋友,懂得了异国的行事规矩,这一切却匆匆结束,全家要迁往美国开始新的生活。
张燕淳用日语的“外人”一词来定义自己。外人,指的是外国人。这个“外人”张着一双好奇的眼,东走西望,感叹美好的同时,她仍有异乡客的冷静:可笑的,那就一笑了之;可叹的,却只好藏在心里。在我看来,这个在美国居住多年的中国台湾女子,有着世界眼,中国心,以及日本感觉。敢爱敢笑,同时纤细沉静。这样一个女子,所以写出了不一样的同时也是格外真实的日本。
书中还有她的小画若干,模仿版画的稚拙笔触,一笔笔勾勒出日本的风物。如果换成照片,还真缺了其中趣味。
建议延伸阅读:
京都一年/林文月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39594/?i=0
门外汉的京都/舒国治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69333/?i=0
阴翳礼赞/谷崎润一郎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40198/?i=0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23:1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