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也在变换写法,他将列夫·托尔斯泰未完成的《黑暗中的光明》续写,内容便是作家本人临终前的经历。高中时候在电视中看过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历,依稀记得伯爵老年出走,死在不知名的小火车站上。当时感慨,为什么一代文豪却如此凄惨?难道是曹雪芹翻版么?现在才知道,不是这样。他选择出走,选择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灵。
一个富有革命思想却又谦卑温和的作家,如果他站在革命的一边,必定会与家人成为敌人;而如果他依然住在华丽的房屋中,那房屋就是他心灵的地狱,一直煎熬在背弃自己思想的环境中。何去何从?信念与生活时常是冲突的。就连托尔斯泰这样的精神领袖,也会在面对这些的时候,犹豫不决。他相信,用暴力换回的,只能是另一个专政与跋扈。他不希望因为他,而让任何生命受到威胁。可是,他怎能站在贵族的高台上,让那些贫苦之人继续遭受压迫呢?那么他便会成为卫道士。
托尔斯泰终于选择离开,离开束缚着他身心的家,离开曾经为他抄写过七遍《战争与和平》的妻子,离开儿子、女儿,让自己与思想一致,最终,平静地躺在陌生人的床上,安静地死去。平凡的人很少遇到如此高境界的抉择。当读到托尔斯泰决定离家出走时,不禁非常激动。他终于还是选择尊重自己的心灵,让家人去发疯吧。
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当自己的真实与坦诚会伤害爱自己的人的时候,人们会怎样抉择呢?最近也经常讨论一个大众化的问题,如果婚姻的一方移情别恋,是应该向另一方隐瞒,还是坦诚地告诉另一个人呢?我一直觉得,隐瞒是自己背起十字架,承受更多。可是,这难道不是对道德的放纵么?这不是对真实的践踏么?希望我能够有勇气,哪怕是失去很多,也可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心。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21:4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