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ogle上键入“小团圆”,查询结果是313000项符合关键字。截止至4月13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统计的销量是近十万册。小团圆的出版,又借着遗作的噱头,让张爱玲在海内外的华人圈中,波澜再起。
《小团圆》小说要销毁。——1992年,张爱玲至宋淇夫妇的信。
《小团圆》一定要尽早写完,不会再对读者食言。——1993年,张爱玲至皇冠出版社编辑的信。
《小團圓》出版。——2009年2月22日,《小團圓》(繁体版)由香港皇冠出版社正式出版。
《小团圆》出版。——2009年4月08日,《小团圆》(简体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旅美著名评论家王德威说,张爱玲是不断地被创作:被学院里的评论家学者、学院外的作家读者,一再重塑金身。张爱玲“神话”的发扬光大,你我其实皆与有荣焉。(《落地的麦子不死》)
年轻时,她以“苍凉”闻名,不过二十岁的光景,便冷眼看这世态炎凉,写下不问因果的判语。而后,便是人生的苍凉,婚姻失败、流落海外其中又包括种种颠沛流离,直至孤独终老。说起来,张爱玲童年时悲怆的家庭没落,以及与人特别是与父母之间的疏离,造成了她骨子里太过悲剧色彩的性情,而偏偏又是聪明至极的女子。老话说,女子太过聪明太明世事,总是难得真正的幸福,似乎一语成谶。的确,三毛是个例外,张爱玲是个典型。
《小团圆》的问世,从来就没有少了自传小说的标签。连她自己也说,这个盛九莉,其实就是张爱玲,那个他,也自然是胡兰成。不过说自传都是别人贴的标签,就像人老了,孤独地回忆时,而剩下的,就是那么点深刻到骨子里的东西。如此,便有了《小团圆》。
九莉在笔记薄上写道:雨声潺潺,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这心情就好似了张初遇胡兰成时,打好了那句“你也在这里”的腹稿却又偏偏递了纸条叫他不要来,然而一整天都恍惚着,直到他到底还是来了。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彼时的张在《爱》中写到过如此的邂逅,那句轻声的问候,便是这倾城之恋的缘起。
九莉和楚娣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九莉笑道说:“我怕我对他太认真了。”楚娣略摇了摇头,“没像你对邵之雍那样。”几乎是不屑的口气。看到此,想起张和胡热恋时,她曾送过一张照片给胡,背后写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那时的张,怕是笃定着会与胡兰成白头的吧。她说过,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九莉靠在藤椅上,泪珠不停的往下流。一旁的燕山说,“九莉,你这样流眼泪,我实在难受”。张自己曾经也说,“常想着自己要进退自如,可是,无论床前明月光或者心口朱砂痣,都是被放弃的,值不得炫耀。”(《红玫瑰与白玫瑰》)而这故事,到底是好的,爱与不爱的重要,事过境迁才会真的懂。她把人情世故看得这样透,却惟独落了自己,又或者,把自己也看透了,却不能左右。所以她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小团圆》的最后,张爱玲写道,九莉从来不想起之雍,不过有时候无缘无故的那痛苦又来了。就像张自己对胡兰成,心甘情愿地为他倾心为他坚持为他委屈为他一往情深,直到胡***地摊开不忠,而后,新任情人范秀美又挺着肚子向张爱玲要打胎的钱,从此,张爱玲闭口不谈胡兰成。那年,张爱玲26岁。
爱情故事,无论是小说里的,还是生活中的,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张也果然是聪明至极又会拿捏分寸的女子,至终,也没有真的说句胡兰成的不是,就连分手信都挑了时候还附上了自己两年来的全部收入。她曾对胡兰成说,已去之事不可留,已逝之情不可恋,能留能恋,就没有今天。这话听起来,其实是对她自己说的。
张爱玲一生,写了那么多的爱情故事,多半是残缺的、无爱的。时常有人提到她悲观乃至苍凉的态度。我们站在这里的人,不过是一个个身在其中的轮回。张是如胡兰成所说超越时代的人物,是民国的临水照花人。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她这一生,纵使团圆,也确实只是小团圆罢了。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20:5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