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伟人专记,令我最感兴趣的并非他们辉煌的成就、盛名,而是其如何成其伟业,如何成长为伟人。可能是天赋,是家族师长的栽培,是伟大的人格力量,是艰苦卓绝的自我奋斗,或者是其一生所向的理想与信念。
凯恩斯,勿庸置疑是20世纪最为伟大的经济学家,相应对照,马克思只不过是一个三流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父亲是剑桥教授,母亲曾任剑桥市长,老师是大名鼎鼎的马歇尔,他曾任职于英国最有权势的财政部,曾为英国首相张伯伦和丘吉尔的经济顾问,他还是英国上层社会顶尖俱乐部布鲁斯贝利的成员,英国大文豪萧伯纳、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伍尔芙、哲学家罗素均是其至交好友。在他那里,上帝给了他可以为之骄傲的一切,世人只有仰其鼻息的份。
少年时期的凯恩斯,并没有一开始就将经济学作为其奋斗的目标。他的古典文学和数学科目都十分出色,各门课程可以说是游刃有余、毫不费力。当时他的数学老师力主其将数学作为主业,但凯恩斯并不愿局限于单一学术的象牙塔里,将摩尔的《伦理学原理》奉为毕生信念的凯恩斯,显然有着更为恢宏的社会理想。
凯恩斯当时正值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终结。维多利亚女王统治英国长达64年,直到1901年逝世。在她的统治期,大英帝国达到繁荣强盛的顶峰,贸易遍及全球,工业革命达到顶点,文化也是其全盛时期。随着维多利亚时代结束,英国开始走向衰落。其时,20世纪的哲学家喊出“上帝已死”的口号,基督教的影响力减弱,国民开始出现信仰危机。凯恩斯力图恢复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和强盛,但作为当时英国上层的中产阶级,并基于其智力上的优越感。凯恩斯从不相信王室贵族,也不会相信愚昧无知的下层平民,治理社会理应依重中产阶级的知识精英。于是,凯恩斯逐渐从逻辑哲学的伦理学走向经济学。
凯恩斯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是现代文明的一场浩劫。1922年,斯宾格勒出版《西方的没落》第二卷,同年T.S.艾略特的《荒原》发表。从这两部书的名字,我们就可以想见西方知识分子在一战后的感受。战后的英国经济持续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尤其是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更使人感到资本主义或将走向终结。
整个社会对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思想不再信任,同期,由于苏联在30年代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希特勒的高度集权造就的繁盛德国,使得众多的经济学者倒向了国家主义的计划经济。凯恩斯厌恶以牺牲人的自由为代价的国家计划经济,于是他力图找到一条介于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这就是凯恩斯主义,典型案例即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从这个角度而言,凯恩斯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他完全根据现实的状况,尽力我们的行动找到最佳选择,实现社会经济效用的最大化。状况改变,他的思路和方法随之改变。只可惜,后世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完全坚持凯恩斯当年的那些信条,不知据现实而变通,殊为可惜。经济学的前提是稀缺法则,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人们的行为必须有所取舍、有所选择,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两大思想争了几十年,我觉得其实是无所谓的。譬如今年的经济危机。只要这个世界有需要,凯恩斯的思想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这是书的最后说的话。
自大学毕业以来,西方经济学早已被我忘得一干二净,看这本《凯恩斯传》,实在吃力,很多段落完全无法理解。况且这本书厚达900多页,字又太小,结果一读就是两个多月。读完全书,令人感动。这个世界,有一些真正的巨人,他们将全人类的福祉与文明一力担当,为之不竭努力,这样的人生是真正不朽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19:4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