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紅房子《她的名字叫红》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19:40
  • 49

我读的原本不是这本,而是李锐的一个短篇集子,叫《天上一片云》。

给我的感觉很不爽。我觉得这里边的小说都是有气无力、干瘪枯燥的书写,也让我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平添了一层忧虑——毫无大气和新奇可言。首先文笔不佳;其次思想深度的刻画不够;再者艺术手法平庸……我无论如何也没能立刻挑起阅读的兴趣和***。

忽然翻到了《红房子》这一篇,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好歹出了个尚堪咀嚼的果子。尤其内中所写童年之乐,让我感到清新自然、亲切狎昵、神奇美妙——无疑,它吹起了我童年生活的模糊的回忆,似一条干涸已久、昏迷不醒的鱼儿忽然淋到一股清凉的水。我近乎感动地呼吸起来……

哦,我深切爱着且千百次在睡梦中呼唤并将永远不可能再回来的童年!

结帮游耍,偷袭农场,贪物妥协,观看火车,模仿电影,嘲讽女孩,懵懂爱恋…………所有的这一切都永远强烈而飘渺的浮在夏夜的天空中。那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生命!

这让我立刻想起了曹文轩的《草房子》。风味情调何其相似!欣喜欢乐中孕育着悲哀和苦痛,俨然破土而出的白蛾绿芽。我们还没有爱情,但我们却见证着哥哥姐姐的爱情悲剧,我们看到世界并不总是欢乐的,我们看到情感并不总是完美甜蜜的……这时候,我们在长大。有一天,我们回头一看,发现我们身上的绿叶突然变得油绿硕大!

当然,李锐并不仅仅写自己的童年,他写了他的家人乃至家族的历史。一江艰辛悲苦之水,那是历史的汗与血泪!

然而这种书写却未必见得成功。至少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可以这样说。

若说写童年的乐与痛,他显然没有《草房子》来的深刻、细腻、逼真,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几万字的中篇里,李锐对童年生活的描写基本上是小学生中学生作文式的泛泛之笔,通过欢乐的笑声和行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融的气氛,就像交给领导过目的精粹收成,这显然不是童年田地里的全部真实。他的比之于曹文轩的失败就在于他没有深入到自己和孩子们的内心,就像春天暖阳照耀下河底游动的小鱼。孩子们为什么会做出那样一番举动和行为,并不是我们成人或者现在的你所认为的那样,尤其是想当然的那样。它是有深刻原因和逻辑的,曹文轩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他也由此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和国外专家的心灵——我们都被感动了!因为我们清楚的记得,那时我们的内心也充满着莫大而不可消除的烦恼和哀伤啊。《草房子》无疑成了一首明丽而忧伤的童年赞歌。

即便是写历史的罪恶,李瑞也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回忆书写上面,并未能深刻地揭示那种苦难的精神和文化内质和缘由,而这必然是这个内容最重要的东西。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对历史的记录和反思都不能失去良心和理智!

当作者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的时候,他心中怀着对一个女孩的爱恋与不舍。这似乎就在说,我们的童年和少年不过也是一个过客的身份,充满着遗憾与伤别。从红房子离开的时候,他凝望着离他远去的心爱女孩,内心弥漫着无限绵长的的惆怅,这让我们勾起了另一个回忆。当年郁达夫离开富春江畔的家乡远走杭州求学的时候,他的一腔思绪和对妙龄乡女的爱恋也浓浓地融化飘散在了迷蒙烟雨之中。这后来就成了他那“水样的春愁”的由来。

好在,当这篇小说写成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东西,活生生的可爱的东西——红房子。她成了童年和历史记忆的储蓄盒子,她永远蹲在田野农场的土地上诉说并时时钩沉着我们对往昔岁月的欢欣与愁苦。

若说李锐在书写着一种中国当代的独立文化精神,我们可以由这样一句声音中得到回应——她的名字叫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