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博客首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f0a180100cvqg.html
请多指教~
All about lie
——关于《鲤•谎言》
0
我总以为,阅读需要一种恰如其分的情怀。因此,我在孤独的时候享受《孤独》,在嫉妒心爆棚的时候遭遇《嫉妒》,如今,《暧昧》已经盘踞在我的床头,我却陷入谎言的泥淖之中,进退维谷。
谎言。多么令人反感的话题。
美国梦。预言。童话。婚外情。奥斯汀小姐笔下充斥着舞会、下午茶、钢琴、花边、书信、流言蜚语、闲聊八卦的所谓“爱情”。八百万个谎话的空位都承载不下的侦探小说。任何一个机缘巧合之下以言语或文字的形式所杜撰而成的故事。文学。或是,生活本身。凡此种种,皆是谎言的滋生地、寄居所。然而,相对于“谎言”这个话题而言,写手们所呈现的不过是凤毛麟角。若我们仅凭此书窥探和审视谎言,无异于管中窥豹。不过,管中窥豹,远比一叶障目的好。
1
撇开书写时的截取视角与不自觉的文过饰非不谈,这本文集多少体现出难得的诚实品质。写手们或观望,或自白,或杜撰地呈现着关乎“谎言”众生相。
事实上,在《鲤•谎言》中,“谎言”一词不过是对话题的名词性表征。相较与“谎言”,我在探讨这个话题时更乐于使用的词语是——撒谎。
撒谎,即隐瞒真相。将真相深埋于水底,而在水面造就光怪陆离的假象,海市蜃楼般虚幻、短暂、不可捉摸。在这光怪陆离的视像面前,那些信奉“眼见为实”的人们往往跌入撒谎者罗织的网,成为当然的受骗者;而那些自恃聪明、心怀“正义”的人们,便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了“揭谎者”的立场之上;还有一些人,凭借对谎言的“不义”判定,充当和扮演着训诫者的角色。《鲤•谎言》,便是数场由撒谎者、受骗者、揭谎者与训诫者共同上演的折子戏,而谎言,既是舞台布景,又是戏剧情节,也是久久萦绕不去的背景音乐。作为观众,我愿手持相机,用我拙劣的摄影技术抓拍下支离破碎的画面,向你辗转传达谎言的余韵,以及身处谎言陷阱中的人的表情。
第一帧照片,关于撒谎者。
这个男子有两个禁忌,第一,从不告诉别人他是Rh阴性血型,第二,从不问路。第一个禁忌导致他撒谎,第二个禁忌由撒谎所致。两个看似毫无瓜葛的禁忌被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场关于谎言的戏码。在这场戏中,轻飘飘的谎言是蝴蝶的翅膀,只轻轻一扇,便在男子生命中造就了一场海啸。整场戏充斥着揭秘和自省的意味,男子在“雪灾”的场景中完成自我救赎。平心而论,男子的谎不过是无心之失,却给他施加了不堪承受的生命之重。于是我判定,这是一个道德底线甚高的撒谎者。(路内《女神陷阱》)
第二帧照片,关于受骗者。
一个老无所依的健忘症患者,每天所做的事便是在八点钟拧开收音机按钮收听讲道节目,一直听它嗡嗡嗡,直到女儿走过来提醒他,该睡觉了。他被一只时钟欺骗,那只时钟被人动了手脚,总是停留在七点钟。于是他的时间也停滞在七点,他唯一的依凭、唯一的生命寄托就这样离他而去。于他而言,遥遥无期的等待只指向一个原由——耶稣抛弃了他。于是“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一点点缩小,蜷曲着,黏滞的时间将他层层裹住,像是在打包一只运往远方的行李”。任何一个旁观者都能轻易指谪:对这样的老者撒谎,是不义的。(张悦然《七点零一分》)
第三帧照片,关于训诫者。
“麦兜的妈妈对麦兜说,从前有个小朋友,他撒谎,后来,他死了。”
我把它抄在小本子上,标定为“最可怕的训诫”。我已经记不起自己儿时对于“死亡”究竟怀着多深的畏惧,只能在二十出头的年纪里感念语言的可怕力量。撒谎,死。语言在这两个先行后续的事件之间硬生生搭起一条因果链,却又留下巨大空白,让人一头扎进这深渊,从此堕入漫无边际的惶恐之中,难以自拔。若我早点听到这句话,或许我便不会那么谎话连篇。(周嘉宁《维多利亚老小姐,或者谎言女王》)
第四帧照片,关于杜撰者。
用语言罗织陷阱,借弦外之音保障真实,这便是杜撰者的“谎言”。他们呈现谎言,曝晒它,嘲弄它,自己则隐身于谎言之后,微微翘起嘴角。这是聪明人才能做到的事,奥斯汀小姐便是这样的聪明人。她杜撰出令无数少女醉心不已的美满爱情,而事实上,她所书写的,不过是一部部择偶教科书。(黄晖菁《奥斯汀的择偶教科书》)
第五帧照片,关于揭谎者。
谎言之所以成为谎言,是因为它终有被揭穿的一天。在阴谋和凶杀面前,揭穿谎言,找出真相,成为侦探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叩问谎言,揭穿谎言,顺便维护了所谓正义,何乐而不为?福尔摩斯、马普尔小姐、波洛先生、口口声声说着“真相只有一个”的江户川柯南。谎言难免百密一疏,在他们敏锐的观察力面前,谎言无处遁形。
2
撒谎是一场游戏,是人类永远玩不厌的大冒险。
孩童的游戏往往单纯些,而成人们游戏,多少是为了赢得彩头。撒谎者为谎言付出代价,赢得回报。他们所得到的,或许是善意小谎所造就的脉脉温情,或许是自我麻痹后的安全感,或许是某些算计过来的利益,或许是伤天害理,然后凭借谎言,逍遥于疏而漏的恢恢天网之外。
人们借助谎言,与真相博弈。初衷与结果,都不离欺人自欺。
3
在我阅读《鲤•谎言》的过程中,《珠光宝气》这部谎言大剧也进行到了尾声。康雅言与康雅思的谎言让我厌倦,而康雅瞳的揭谎则令我反感。
我似乎陷入了由剧情罗织出来的悖论之中:撒谎固然不义,揭谎者也令人生厌。人性泯灭,正义缺失,为了所谓的利益、金钱和男人,三个有血缘之亲的女人你争我夺,勾心斗角,在伤害与被害,憎恨与体谅的漩涡中起伏辗转,何苦如是?
所幸最后,三姐妹在“家人”面前大彻大悟,一笑泯恩仇,所有的谎言都揭过不提,所有的伤口都任其自愈。也好,也好,当事人都尚能如此,旁观者又何必空自添堵,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
谎言之所以成为谎言,是因为它终有被揭穿的一天。无论有心还是无意,无论初衷是好是坏、动机纯或不纯,一旦“真相”站出来说话,谎言之师便一溃千里,再难成阵。
人们对待谎言,往往会受真善美的蛊惑。人都是完美的俘虏,不自知地顶礼膜拜于完美之下,任何事物,只要它真,人便觉得它是善的,也理所当然是美的。一旦它立于“真”的对立面,它便与丑恶脱不了干系。
正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先验认定给谎言打上了“不义”的镇印,为揭谎者披上了“正义”的外袍,然而并非所有真相都尽善尽美,并非所有谎言都罪不容诛。我们总是习惯于用“真”或“不真”来衡量“义”与“不义”,试图在先在的逻辑等价式中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存伦理,然而这不过是“人皆尧舜”的理想在作祟罢了。一旦“真”与“义”之间出现不可弥合的裂缝,我们的生存伦理便遭冲击,人便陷入惶恐之中,难以自救。
在十字开头的年纪里,有位朋友一直在强调:一切都是没有真相的,而我们所相信的,只是万多假象中你所选择的。她是如此聪慧冷静的女子,在我受困于真与不真、义与不义的漩涡之时,她已清醒地跳出了真善美的蛊惑,选取了一套更为中肯平和的人生伦理。如今的我,也学会了在谎言面前容忍、宽宥、体谅、睁只眼闭只眼。
可是天知道,真善美的蛊惑有多诱惑人心。
4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个撒谎精。
谎言要靠文字和言语来承载,对于双子座而言,表达似乎不是难事。文过饰非,更不是。
某天,接到一个让我困扰的电话,于是声线懒散,装出刚被吵醒的样子。他问我是否在睡觉,我说是。事实上,我正坐在桌边上网。他又提及那件事,我曾婉拒过他多次,他却装傻,总是打电话过来,喋喋不休。借着“乍睡初醒”的情绪,我可以不顾他的话头,自顾自地说自己想说的话,时而颠三倒四,时而自说自话,思维刻意跳跃,以示尚未清醒。清醒时不便说的话明明白白地倒出一堆,希望他闻弦歌知雅意,从此不再跟我谈那话题。可他仍不见好便收。宿舍姐妹仗义,拨通宿舍电话,谎称有人找我。我一声哀号:“讨厌,谁这么晚找我,我还躺床上呢!”
匆匆挂了手机,众人一阵爆笑,直说我加戏。
我说,撒谎总得有个首尾呼应不是?
其实我是想说,最显真实的,往往才是谎言。
-END-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15:3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