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黄河青山《历史的长期合理性》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15:14
  • 74

齐头并进的阅读《黄河青山》与《毁灭的种子》,感触颇为怪异。同样的问题在两位作者看来有着截然不同的原因与结论。还是更喜欢黄仁宇的回忆录一些。前半生战火纷飞的军旅生涯与国运如缕社稷倾颓交织往复,后半生颠沛流离中著书立说终与许倬云,余英时并立为新史学之三杰。人生如波澜长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黄仁宇曾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中提到一个恋爱的比方,以年轻时爱慕而未得之对象在50年后容颜已逝、生活糟糕无比引出500年一跨度之大历史观。劝导研究历史者勿计较一人一事之表面意义与道德影响,而注重体制与数目之管理。而看到《黄河青山》中他与安的人生插曲,才发现这个比方恐怕也是他亲身经历之启发。

在回忆录中对国共两党领袖评价亦让人耳目一新,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其看来仍在进行之中。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自抗战开始尚未结束。

相形之下,《毁灭的种子》一书对国民***之评价未免过于苛刻,诚如黄仁宇所言:抗战时期,中国的底层组织与中世纪国家无异。同时,大西南之军阀割据亦未有根本性解决,而匆忙面对未有之强敌,比南宋对蒙古骑兵之困难更甚十倍。高层架构中虽不乏如安那样接受完整正规之教育者,却无法在短期内大规模开发民智。

其后之内战,国民党之迅速失败《毁灭的种子》在翔实的史料中仍只停留于表面,兵败自戕的张灵甫曾有如下之电报: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勇者任其自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此电报可谓一语中的,然此时,战争机器已然转动,两党都已视对方为死敌。十数年之战乱早已令国民经济彻底崩溃,失败已是必然。幸而黄仁宇于46年由东北赴美,未卷入其中,如若两年后,其与郑洞国一同被俘与长春,我们根本无法读到《万历十五年》、李约瑟编纂之中国通史明史部分亦不知由谁而著述。历史长河蜿蜒至此或许心有灵犀,看出这个小上尉或许另有他用,冥冥中留下伏笔,黄仁宇之人生轨迹在此与其战友分岔,作为旁观者冷静观察,终于成为历史本身分析研究之大家,让人拍案称奇。

可惜湖南省近代以来思想界名人辈出,为何至此却沦落为一个酒吧娱乐之城,大学之文化早已消散,却因堕落街之存废喧嚣于媒体,可惜,可叹。此为读黄仁宇,李泽厚作品额外之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