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位隆重介绍,本人近来的至爱新宠,前几日从图书馆翻出来的一本书籍《我们的1980年代》。1980s,虽然我们只经历了其中的三四个年份,但毕竟是降临到人世之后,世界所展现给我们的第一个样子。
试图去寻觅那个出生年代的历史,童年的记忆是模糊的。因而更应该在混沌的脑海中为这段时光安放一个位置。
八零年代,其实是属于父辈们的青春记忆,然而,再激情的岁月,现在不过变成怀旧的经典老歌,深入人心的荧屏形象,泛黄的老旧照片。在我家硕大的书柜上,至今还摆放着爸爸与妈妈学生时代的一些手抄歌本。满满的五线谱与歌词,《军港之夜》、《南屏晚钟》、《十五的月亮》、《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血染的风采》、《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听着他们的青春歌声而长大的我,对于这些经典旋律也甚为熟悉。歌曲里流淌的,是父辈们的柔情与爱情。抒情的旋律永不被遗忘,尽管年代变迁,仍然被人们所熟知。歌曲里是他们生命的丰腴,他们心灵的沉淀,他们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与向往,还有那《红楼梦》、《上海滩》、《少林寺》《射雕英雄传》,在没有电视和网络的年代,荧屏里的翩翩少年与曼妙女子,曾承载了多少的青春梦想。再翻出老爸老妈的彩色结婚照,瞧那小脸儿上一边一坨的胭脂红,叫人不敢相信,那照片上不胜娇羞的小新娘和气宇轩昂的新朗儿官司居然是自家里那对老夫妻。在那个年代,照相大概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事前总要细心地打扮,穿好新衣,做个头发,待要开拍之前,还要喊住照相的师傅,容自己扯扯打褶的衣襟,再整整微曲的刘海。眼睛还不许直视镜头,要略微地15度角向侧边平视,一副憧憬着未来美好生活的模样。
然后,世界开始迎接我们的降临。童年,天真无忧。大概三四岁的年纪是记不住多少事的,只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偶从父辈口手听得一些秩事,唤起了一些对童年的模糊印象。从小是由奶奶照看的,有一些关于乡下生活的记忆。大抵那时最喜的事情,便是随着奶奶去看大戏。家乡的莆仙戏,台上咿咿呀呀、咚咚隆隆,台下挤挤嚷嚷、闹闹哄哄。其实小孩子是看不懂的,只因戏台边上那卖果冻的小摊儿是招人喜欢的。奶奶为了能安心地看会儿戏,自然每次少不了买两个果冻来贿赂我。于是,祖孙俩各得其乐。小时候的趣事可真多,童言总是无忌,传说我经常语出惊人、震惊全场,至今被姑姑伯母们拿来作谈资。羞,没羞~!
说到童年的事情,我便滔滔不绝了。其实书里更多记录了,还是那个年代,人们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当时,追究了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了在文革中被错批的干部,逐步废除了干部终身制,***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首次实行公务员制度。经济上的变化更是彻底,中国开始尝试联产承包制,设立经济特区,于是,有一些人先富起来了。此外,推行计划生育制度,改革教育体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授予我国首批博士。在那个变化触不及防的时候,应时代要求出现了一批精神人物,张海迪、赖宁、雷锋等。中央号召针对刑事犯罪的严打活动,身份证制度、邮编制度开始实行,良好的社会秩序逐渐地建立起来。当然,和平年代也有风波,分裂分子在拉萨的骚乱,中越海军的交火,高校学生的游行,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平暴活动,那个时代的伤痛也随着历史而远去了。
在这巨变的十年中,或许不是每个经历过的人都对这些历史如数家珍,但无一人不受到深刻变革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历史已远去,我们只是能通过这样的一本书,完成一场追忆的盛宴。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13:4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