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威尼斯之死《纯文学之死》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13:01
  • 90

多数人都喜欢听音乐,不同的只是类型,但是有个普遍的规律,流行的难以持久,万人空巷之后是万籁俱寂,于一个时代不被多数人接受的,辗转到另一个时代却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现象对于图书亦然!

我是个酷爱纯文学书的人,有人不屑的质疑我,何为纯文学?我就会忍不住告诉他,是那种纵然时空交替,也会读出感悟的作品。其实这是我精练之后的话,纯文学的东西总是小众的,这个时代流行的是大众的文化,所以难免被看不过眼的人骂成装逼的文艺青年,就像我们这些喜欢纯文学类书的也很会鄙视一下那些热爱青春文学和娱乐文学的人,有些人过犹不及的话,就会被称为愤青,无法调和和永远对立将一直持续下去。可能谁都会去读通俗文学,但是不见得有多少人能够读的下去纯文学的东西,不当饭不当吃,不减压不快乐,纯文学的东西只是让人多了一些思想的共鸣或者说是思想的拓展,喜欢上了是机缘巧合,不喜欢本也无可厚非,强扭的瓜向来不甜,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读的酣畅淋漓的如获至宝,读的索然无味的弃之如敝履,事实上我想说的是这是一本很好的界定纯文学及非文学作品的范本,他不像一些小说过于油滑的让人忽视了思想性,也不像另一些小说晦涩的让人难以下咽,就作家本身的命题之内,让人自然的体会着许多延展的外围,纵然不同的时代,不同国籍的人,都会在里面汲取到自己的养分,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纯文学吧。

《威尼斯之死》里面一共有四个中篇小说,讲的都是作家的故事,分别用了不同的视觉和人称,第一篇《威尼斯之死》讲的是一个迟暮的知名作家在人生最后阶段对于美的追求,通篇采用了第三人称的手法,却是从主人公内心的角度写起,更多的自我的思想倾泻,最旷世的作品,必然有着最隐晦的内心,最华丽的文字,必然有着最辗转的反侧,读一本书,一千个人里面有900个人看的是内容,只有100人会关注作者,当作家超越作品的时候,已然上升为大家,这样的人就像许多艺术家一样,必然是有着奇才,或者是与世俗拧巴的人,所谓的曲高和寡和高处不胜寒,在他人眼里行为举止的乖张和心里的扭曲,总是要得到释放和纾解。晚年的阿巴申赫,迷恋上了一个如雕塑般苍白孱弱的小男孩,为此断送了自己的生命,客死异乡,我总是在想作家的一生耗尽了脑力和心力,虽然换得了功成名就,却依然是孑然一身,内心的疏离和空洞永远无法填补,看着《威尼斯之死》,总会想起才情备致的王尔德,阿巴申赫对美的追求,是他人生最后的一点挣扎,王尔德对那个背叛他的男友的不渝,是他一生的枷锁,是否作家注定孤独呢,至少我认为在精神的领地上,永远有一块别人无法企及之所。

《托尼奥•克律克》是我最爱的一篇,虽然是第三人称,但是视角似远时近,从童年懵懂的暗恋到最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一些片断的叠加讲述了一个作家的心路历程,无论是天性的敏感,还是性格上的怯懦,都让我们从他对家庭的讲述中找到了答案,如果《威尼斯之死》是关于孤单,那么这一篇就是关于挣扎,身份和行为的挣扎,无法道明却在内心燃烧的激情,那段长篇累牍的关于作家的无力,关于文学的定性,关于人性的矛盾,读来是那样的感同身受和畅快淋漓,“我站在两个世界之间,对哪个世界都不自在,因此倍受折磨。”这也正是我内心的惶恐,如何在两极之间为自己搭一座桥梁呢,虽然介质不同,无法全情投入,却又深刻眷恋,总是很茫然的否定了,又于挣扎中看出了希望,就像喜欢读书的人,当开始动笔的时候,却被枯燥包围,一个作家满怀热情的时候,却发现最终要走向另一种极端。对于自己作家身份的质疑,是这篇作品的核心,经过无数次的挣扎和剖析,托马斯•曼给出了答案:“不要再责骂这种‘爱’,它是美好的,也是丰硕的,里面有渴望,也有温和的嫉妒,还有些蔑视和许多天真的祝福。”

《特里斯坦》依然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但是就视觉上来说,有了一种维度,多数时候是透过他人来展现主人公的特质,一个在他人眼中离群奇怪的作家,在疗养院里面和一位病入膏肓的美丽的夫人产生了爱情。本来司空见惯的故事,在托马斯•曼的笔下,因为主人公作家的身份,被寓意了不同的内延。制造美,留住美,你可以办到,如果你是一个作家的话,可以是暴风骤雨,也可以是瞬间的永恒,你可以让摧毁来的很壮烈,但却无法接受生活的流逝,作为女人,对于主人公写给科勒特扬夫人丈夫的那封信深有体会,这世上没有永恒,欲望可以吞噬一切,其实史平奈尔的冠冕堂皇也只不过是因为他站了远处的原因,又加上具备了作家的敏感和细致,所以他感受到了,即便很可能只是稍纵即逝,作家的不同,就在于他记录了很多美丽,抒发了很多感悟,但是生活依然是生活,谁也逃不开。

《菲利克斯•克鲁尔》是唯一一篇以第一人称写作的故事,我的回忆是断断续续的,伴随着跳跃,带着自传性质的讲述,我记得帕慕克的《寂静的房子》里面几乎玩转了所有的写作方式,其中有一部分就与此相同,而前不久我刚看完的《水泥花园》也是这样的方式,这样的作品就好像:亲爱的读者,我决定与你们分享我自己的故事。所以这部作品很纯粹的在讲一个故事,有些零碎,实际上最后一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家写作的状态上面。但是故事里的故事依然充满亮点,集中表现在那段讲述全国人为之着迷的演员米勒•罗塞身上,潜规则,艳照门,你都可以引用到上面,人前的闪亮光耀是你看到的,痴迷的,人后的龌龊肮脏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另一种考量,正如主人公随后的议论,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以上浮光掠影的一些感触只不过是属于我的,每一个读完后并喜欢这本书的人,也能在其中留下自己的浮想联翩,有的人不善于表达,只是单纯的触动,有的人喜欢归纳,附上自己的文字,显然我是个属于后者的人,也因为如此,对这样一本以作家为主题的作品,就又多了些自我的偏好。

最后不得不说唯一让人无比遗憾的事情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向比较糙,这次也不例外,纸张的劣质,校对的不严谨,都让这本书抹上了一层阴影,至于翻译肯定不是最好,但是还算尚可,一个好媳妇没有遇上一个好婆家,舍?不舍?还是你自己决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