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记得《挤一颗青春的粉刺》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11:35
  • 69

阴差阳错的上周末去买AS3.0的书。结果碰巧看到这本了。张彬的大名我还是知道的。他的画风我也看过,说实话看完这本漫画后我始终不能喜欢他的一切包括画风。但是第一个故事《记得》绝对是个很多的人成长的缩影。所以特地表一表。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故事的开头讲的是个已经靠谱的姑娘因为结识了小伙子而变得不靠谱起来。按理来说姑娘已经工作过了,但是对小伙子的态度感觉她很幼稚。被作者描述的很叛逆的小伙是个“漫画家”。可画出来的东西不能发表。自以为是个天才,当然了天才就是这么独树一帜,对旁人特别不友好。所以也不知道咋地他对那姑娘特别不好。哦,透剧了。不好意思。我们还是就着题目来说一下吧。

只是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已经花边新闻上得知过,很多人恐婚,到了节骨眼便容易退缩。还有的就是快结婚的姑娘有的时候就像临到关头***一把啊,干点出格的事情啥的啊。这么可能不确切,当然不是说有人都是这样的。就说《记得》里面的这位姑娘吧。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为了和一个破败似危房一样的漫画家混,辞了工作而且准备从事更加不靠谱的行业--漫画。这其实是一个很好明白的心理,就像有的人工作了一阵又想回学校,工作了一阵子以后绝对宅着多好啊。也有很多人为了爱好,理想,做喜欢做的事情,放弃赚钱多的机会干不赚钱的事情。女主人公在开始时候就是这么选择的,可以说是退步。人生境界的倒退,也可以说是退回来从新选择自己的道路。后来,小伙子常爱对她说,“漫画都是骗孩子玩的,我真正见过的像漫画里的人,你是唯一一个”。很难想象这姑娘听了以后的心情如何。从她的位置她是希望被认同的。她似乎觉得小伙子是她的同类,知己。(事实上,是的)而小伙的一次次故意或无意的过激以及冷言冷语一次次打击着她。转过头说说这个小伙,小伙自认为天才,其实确有天分。可能过分的持才自傲,谁人他都看不上。他嘲笑和他一起画漫画的朋友。他就是找不到出口罢了。姑娘曾经告诉他她的构思,“一个爱上一副画的小伙的故事”。又说多了,咱们来聊一聊这个小伙。你想了,“只有我是天才,别人都是垃圾。只有我看的透,别人都没我开的开”,像这种想法。也就是20岁以下的人才会有。所以说这个家伙很幼稚。也很理想,很率直。之前从没妥协过,所以也画不出来拐点弯的思路。就这么一直碰的头破血流。

后来,姑娘还是结束了这一套不靠谱的恋情,貌似还是单方面的。她说了这么一句经典的话,“离开你就能得到幸福。”这个其实可是这么理解,放弃了理想,放弃了追求,放弃了精神首要需要,努力去工作,拼命去赚钱。谈普通人的恋爱,找靠谱的人结婚,就能得到普普通通的幸福。和常人最起码一样多的。不知道小伙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小伙子最终在她走人了之后思考明白点东西,画出了她的那个构想。很幸运,编辑换人了,老梆子下台了。比较温和的新“老梆子”接受了他的观点。本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让他拐了一个老大弯才使自己知道。

再转回头来说姑娘,姑娘带着自己靠谱的恋人来见小伙子了。她临走的时候吻了小伙子。可以理解成这也是对理想的挥泪吻别,至此之后,漫画再也不能燃起她的热情了。毕竟火已经烧了那么一把。

我不知道别人如何,可能大约多少都带点这样。每天上班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有这么点或者那么点的优点被荒废了,觉得自己的理想就这么走远了。觉得自己不能这么过下去。这些想法就像毒素一样在身体里积攒,最终就像粉刺一样越积越大而且终将挤破了。姑娘利用跟小伙子接触的机会,挤破了自己的粉刺,排除了一身毒素。然后又回到了茫茫的人海中去了。

漫画,使偏现实主义的人一时变得理想主义,使理想主义者变得更现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