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小团圆《原来,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10:59
  • 50

花一个晚上加一个早上看完了,张爱玲也说过的,像大白天从电影院里出来,一片敞亮日月无光。张爱玲细处写人的力道还是大得不得了,看进去了会震得有点发晕,由于人所共知的自传性质,无情袒露。我相信熟读张爱玲小说散文的人,不可能不把记忆里人物一一与小团圆对上号,不可能不把它当自传或者回忆录看。起码我目前完全不能分开。

首先是叹道,“原来……”,这是谁谁谁,那是谁谁谁,原来这里是倾城之恋的香港陷落,那里是第一炉香的香港豪宅,还有色·戒的间谍纠葛,金锁记的朽坏老房。当然小说的人先是各有原型,再各安插上张爱想象“如果……”的吉光片羽。书到手之前看到南周书评说,有人惊异新发现的张爱玲,永远机巧伶俐,洞悉世事的张爱玲,是如何一个又笨拙又自卑,如何一个彻头彻尾自怜的分分钟自己在拧巴的女人。作为一个爱她文字乃至精神的读者,“投桃报李”,她能袒露我便更渴望去深究,结果张爱神经质思维的疯魔只会缠得更紧,只觉她的灵魂比我想象的更为现代。小团圆,算是张爱作品生涯里完满的句号,是对旧作鬼魅的注解,是对关心她生活的读者的最好抚慰。

之前最爱看她写枝枝杈杈的旧家庭关系,金锁记,琉璃瓦,连环套,倾城之恋,众人共生又共斥,一个个形象最鲜活立体不过。大家庭里的姊妹花,叔侄,母女,父子,主仆;金钱纠葛,私底情爱,占有欲,关键时刻的倒戈,护短,争宠……密得有压倒性的窒息感,原来现实均有出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和张爱玲天生的孤僻敏感气质有关系,她怕这些,我也怕这些,但小团圆里可看出,她冷眼看了许多年,偏偏脱离不了这些,写这些最好,用语之花样百出,捕捉之精微到位,最为过瘾。

最不过瘾最纠结的是九莉的感情世界。活生生一个女人的悲哀全集:得不到适当关照与认可,充满缺憾的童年,青年开始对爱永远填不满的饥饿,和早熟独立精神之间产生的矛盾;对年华逝去容颜不再的恐惧,死命按下去永远会浮起来的自卑。在隔壁厢,七大姑八大姨端丽的美人正活得风清月淡,有心计的情敌正虎视眈眈。

关于邵之雍也就是胡兰成,我不想多说,前面有人分析得很透彻,她曾为胡兰成疯狂,把他当成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来爱和憧憬,这一度是真的,就够了。盛九莉——张爱玲,她还没有想通,她永远想不通,绕不出自己的圈子,又不肯安心给自己一套合理的解释。她起码说服了我:“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还有什么?就一个完整的张爱玲,透过苍凉的辞藻,骄傲声称自己是镂空纱,全是缺点组成。(阳光因此夺目穿过。)她唯一坚定的信念是,自从写东西,觉得无论说什么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种信心,总会有人懂。未来总会有人懂她。就凭这点,多爱她一些吧。

张爱玲对童年记忆反反复复长篇累牍的描述,使我想起叶倾城笔下的森鸥外小女儿森茉莉。“不疯魔不成活”,张爱玲两次关于梦想的描述,让我动容乃至心痛。

“有时候她想,会不会这都是个梦,会忽然醒过来,发现自己是另一个人……当然这日子已经过了很久了,但是有时候梦中的时间也好像很长。

多年后她在华盛顿一条僻静的街上,看见一个淡棕色童花头发的小女孩一个人攀着铁门爬上爬下,两手扳着一根横栏,不过跨那么一步,一上一下,永远不厌烦似的。她突然憬然,觉得就是她自己。”

还有一次在结尾,“梦见五彩片《寂寞的松林径》的背景……俗艳得像着色的风景明信片,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

原来你早早心碎,原来你真是活得好辛苦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