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独此一人
赵瑜
画家王叔晖是个奇人,然而有关她的传略极少。把连环画这样一个小摆设能画到艺术精品,甚而能因为她的画作而让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一个专题学习(中央美术学院连环画专业在1984年曾经开设过王叔晖的书画研究专题)的,在中国书画界,也是异数。
最近有幸在《读库》08年第六期上读到了与王叔晖极有渊源的蒋力先生的细致文字,颇为受益。
连环画,其实是一个大众文化,是多数人的童年的入口。然而,看王叔晖的画作,会着迷于她的笔墨及工夫。究竟是什么样的审美训练,让她拥有如此细腻的内心,不论是温婉的爱情,还是激烈的沙场,都会被她的笔墨梳理成具有美感的画面。
凡是看过《杨家将》、《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等王叔晖画作的读者,多数都会被她的工笔描述能力迷住,美人的脸、馆阁的砖瓦、角落里置放的摆件,均如梦境一般。
在网上搜索王叔晖的名字,会发现诸多她的拥趸者。尤其是在连环画收藏界,她的名字更是一个涨价的参照。仿佛只要是有了王叔晖三个字,收藏者便有了足够的信心。
在蒋力这篇名为《丹青赋——王叔晖传略》之后,《读库》精选了王叔晖的代表性作品,不论是黑白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着色版的《西厢记》,都流出画家人物画的工笔基础。
王叔晖成为画家,和家里的一些约束有关。幼时的王叔晖跟着自己的兄弟一起喜欢京剧,父母亲不允许,但仍然管不了。于是索性将她的鞋子没收了,还给她剃光了头发,关在房间里,让她学女红。在房间里,她开始了自己的临摹,因为房间太小,所以,她不得不隔着窗子画外面的东西。或者是来了客人,便偷着画客人的衣服。直到有一位亲戚发现了她的这份天赋,才建议王叔晖父母亲,别可惜了这份才。
其实,任何艺术创作都缘于生来即有的某种禀赋。果然,被介绍进中国画学研究会学习的王叔晖连续每年都会得到奖励,当时的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周养庵看到王叔晖临摹的一张古代仕女画后以,非常惊喜,觉得如此才华的小女孩必成大气,激动之余,挥墨在王叔晖的画上写下“闺秀中近百年无此笔墨”一行大字。此赞美何等绝对,此后,王叔晖的学生身份结束,她开始在中国画研究会做助教。
王叔晖从18岁开始卖画养家,一直到建国后才考试到出版总署工作。其间卖了二十年的画,自然也有不少精妙的作品,譬如王叔晖曾经用了一周的时间画了一幅四尺的仙鹤。不论是用朱膘染出的彤云,还是石青染成的背景,均需要大废周折。当时年纪轻轻的王叔晖对着荣宝斋的伙计们说:卖四十块大洋吧。在解放前,四十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四千元左右。价格可谓不菲,然而,画挂出来不到半晌的工夫,便被识货的人购走。
建国后,王叔晖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解放前,我画了二十多年,不论什么扇画、条屏、中堂、百子图、百美图都画,大约画了有一千多张。但是,好作品并不多,因为那时我来不及仔细推敲,我要赶时间,要多画。我靠卖画养家,靠卖画给母亲治病,不多画就揭不开锅。只有到解放后,我的艺术创作道路才算是真正开始。”
自然,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当然,同时也是一种总结,解放后的王叔晖致力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创作,她一共创作了《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杨门女将》及单幅人物画王昭君、李清照、花木兰等。
除了深厚的人物画功底,王叔晖还有浓郁的个人性趣和爱好。生活中的她,嗜烟、嗜酒、嗜茶。生活的贫穷并未打磨掉她骨子里的清傲,譬如对颜色的偏爱,绝不媚众。她喜欢尝试自己的兴趣,并以此来打动别人,或者启发别人,而不是迎合。
在诸多色彩里,王叔晖偏爱雪青的颜色。雪青也是王叔晖自己的创名。这种颜色在民间偏于藕合色,但又稍微有些差异,是用花青、藤黄和白粉调和在一起的复色。王叔晖画林黛玉的时候用它,画李清照的时候也用它。
看一个画家的作品,先是被色彩迷住,其次才被画家的细描征服。王叔晖就做到了这一点,她的色彩有独特的坚持,她的人物有活泼欲飞的神。
她的画,真是好。
《读库》08年第六辑,新星出版社2009年1月版,定价:30元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10:2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