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格格不入《父亲与历史,都一样诡秘》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09:52
  • 118

2003 年7月3号,在靠近以色列的黎巴嫩南部边境,天气炎热,一个头戴鸭舌帽、身穿风衣的男人与众人一起,朝着以色列方向扔石块。谁知,这一切都被不远处的法新社记者拍了下来,并刊登于第二天的以色列报纸上,说他们在用石块袭击以军士兵。然后全世界几乎都在瞬间认出,那个扔石块的戴帽子男人,就是巴勒斯坦裔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义德。

萨义德百口莫辩,说自己扔石头的时候并没对着士兵,但没人相信他的话。其实,萨义德并不是第一个来扔石块的人,很多反以色列的人都来边境扔过石头,从几岁的孩子到埃及演艺协会主席等等。萨义德的行为艺术甚至帮这项活动做了推广,扔石块几乎成了靠近以色列边境地区的重要游乐项目。但是,萨义德的身份太特殊了,他的身世复杂程度并不亚于中东问题,甚至可以说,他是“中东纠结”的一个缩影。

首先,他是巴勒斯坦人,出生在耶路撒冷,成长在埃及,大学于美国,成名于世界。萨义德始终对自己的身份归属有所犹疑,名字中的“爱德华”取自英文,“萨义德 ”又是阿拉伯文,又信基督教;母亲一会用英文,一会用阿拉伯文。但对萨义德的世界观产生最重大影响的,恐怕是其父亲的“诡秘身世”。

在萨义德的回忆录《格格不入》中,他不断在记忆中寻找父亲的身世之谜。萨义德出生时,父亲至少四十岁了,他与父亲共度了36年,但知道的父亲的故事却不超过10多件事,似乎父亲在有意隐瞒,或者在通过一些零散的故事来努力营造出一个更光辉更伟大的父亲形象。

比如,父亲在纽约州的一场游泳比赛中最后一个游完,他拒绝退场,一直游到下一场开始,父亲自称为“坚持不懈”。但是成年后的萨义德发现,这种迟缓与固执影响了之后的所有比赛,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坚持不懈”的另一种说法可以是过度偏执。

还有,萨义德的母亲保留了两张父亲的戎装照片,脖子上的洛林十字勋章可以证明父亲在法国当过兵。一战时毒气战很流行,希特勒就是在一战中中了毒气,父亲也说自己中了毒气,还开枪杀过一个德国兵,为此内疚,好多年夜不能寐。可是,萨义德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父亲的退伍证件证明他只是一名军需官,并无参加任何战役的记录,之前的故事多半是自吹自擂。

对于萨义德而言,这种“父亲的小谎言”显然并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笑柄而已,因为身为语言学者、文化批评家与巴勒斯坦政治活动家的他应该深知,历史与父亲,都一样诡秘。

2006年,《经济观察报》记者刘波应邀去以色列参加“哈斯巴拉计划(Hasbara)”,“哈斯巴拉”在希伯来语中是解释的意思。刘波说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把巴勒斯坦的历史彻底地漂白或者颠覆,变成以色列***这一方的观点”。

著名犹太学者诺曼·芬克尔斯坦就曾经提出过“大屠杀产业”这个概念,认为认为犹太人通过电影、电视、新闻纪录片、教科书、学术著作和学术活动等反复渲染,把大屠杀事件变成了一个产业,从而来转移人们对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暴行的注意力。

当父亲的身世与历史,都由于叙述者的需要而变得面目全非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相信谁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