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小團圓《神魂颠倒》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08:12
  • 56

关于出版

照前言所说,张爱玲早在七零年代已完成书稿,后来又说要毁掉这本书的稿子,这源于最先读到书稿的宋氏夫妇的规劝,有两点考量:一是认为女主角是个不值得同情的女人,怕读者对号入座,将张爱玲和女主角等同,因而产生恶感,容易毁掉张爱玲的偶像形象,这一点也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台湾地域,以及文化氛围有密切关系;二是认为胡兰成当时活得很滥,怕他又得了意,利用这本书博人眼球,又大肆宣扬他和张爱玲的关系,不管张爱玲的死活,将她拖下水。宋氏夫妇的儿子,也就是出版者认为,这两个问题放到现在都已不存在,况且张爱玲在去世前的几年里面都有出版的意思,只是犹豫不决,所以不出版是一大憾事。至于我,事先倒从没思考过这些问题,我只是觉得,张爱玲这样一个低调人,她怎么会愿意这样清晰的将自己许多年的经历尤其是她的感情世界摊开来给众人看呢?是如同《对照记》一样,想要留下真实的自己,不让后人妄加猜测置评?或者她很想要将这多年郁结在心里的东西全都掏出来,换一个干净清爽的心境过自己接下来的生活?再也许,她并非我所想是个低调的人?总之,虽然我最后抛掉我之前胡乱的想法,毫不歉疚的看起来,但我始终也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暴露这些外界特别想要知道的私生活。

关于自传

宋氏夫妇在给张爱玲的信中说:只要对你的作品交熟悉或生平略有所闻的人都会看出来……看出来什么呢?看出来那就是自传。宋氏夫妇百般强调说,我们知道这只是小说,读者却会对号入座。其实,他们根本避免不了,他们频频用真实的人名代替小说里的人,况且他们还有对于胡兰成的隐忧。我从开头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把女主角和张爱玲划等号,我绝对是非常自觉地像读其他小说一样忠诚地在我的脑海里描绘这个女学生的样貌身量,尤其开始的两章里说了很多和母亲的相处细节,这样的母亲在她的小说里很常见的,可是她在散文里却很少有讲到她和母亲的相处,所以还不至于立刻对号入座。可是看着看着,女主角九莉便立刻幻化成了张爱玲了,因为她根本没有要读者隔离的意愿,也完全不闪避,身边的人物这样实在,这样的父亲,姑姑,继母,言樱,胡兰成……简直就是作实了的写,人物身份明朗,不多一人不少一人,甚至连衣服打扮都是她喜欢熟悉的,读者连猜测哪里是真哪里是假的心都没有,直接看成张爱玲的自传,她说的一字一句也当是真的说过一般。至少我就是这样看下去的。

关于爱情

我在看那很长很长的一段关于女主角九莉和男主角邵之雍之间的感情的时候,我一直有冲动要去重新看一遍胡兰成《今生今世》中关于张爱玲的片段以对照张爱玲所写的感情细节。我记得,亦舒看了胡兰成写的这本书之后,大骂胡兰成的***,将他们之间的情事拿出来如此这般的吹嘘得意。看亦舒是动了真气地大骂他,我还真有点惊恐,因为虽然我也觉得虽然有些地方写的令人讨厌,可也没有到如此憎恶的地步。有一段我记得大意说,爱玲知道我有妻子,在哪里还有谁谁(另一个他的女人),她也并不吃醋。这一段写的洋洋得意的,非常令人反感,但其他部分让人感觉,两个人的婚姻不同于别人,是相当低调和淡然的,相处相交举案齐眉乐趣无穷,相爱的时候异常契合,分开了以后虽然遗憾但是都将彼此的感情留存心中完全没有矛盾,真是神仙眷侣。但看张爱玲写的,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她对于他别的女人绝对是有吃醋和嫉妒的心情的,可以夸张到在心里不停的砍人,总是默默地想,他和这个女人有没有发生过关系,和那个女人有没有发生过关系,还要不停的安慰自己,编造借口,对于那个非正式的结婚仪式,她其实也是不满意的,但是也没有说什么,和他相处常常诚惶诚恐,对他百般的好百般的柔顺,几乎什么也不计较,之后,他的离开使她遍体鳞伤,最后终于死了心,她终于知道,这个男人,无论如何都是不会管她死活的。我觉得张爱玲一定很爱他,她的爱就和一般女人的爱一样,细腻,温存,from physical to mental,而且也是独占的,并不如胡兰成写的那么飘然和另类,最后这种爱也没有一点点地留存,女人死了心绝了情,你就不再存在于我的世界里,她在写给宋氏夫妇的信中甚至可以称他为“无赖人”,可见她有多讨厌胡兰成,一点都不想要和他沾上关系,非常不留情面的。照此看来,还是亦舒高明,她骂的很对,甚至可以说很对张爱玲的胃口,由此,我也一点都不想要再去翻看《今生今世》里面那些虚情假意洋洋得意的丑陋句子,小说里,邵之雍自己说:人坏,文章也会变得坏。我想这一点套用在他头上一点也不错。

关于细节

似乎外界对于这本遗作的关注很热烈,而其中我发现,许多人都在强调张爱玲书里鲜有出现性描写。当然,不讳言,书中的确是有些此类描写,她以前的作品里是不是也有出现,我只能说我反正没有注意到过,但是这又怎样呢?在我看来,她写起来这些东西还是非常正常的,就和她写楼梯上的一只烧水壶,一个女人的脸型,一块织锦缎料子的颜色一样的自然,我实在看不出这有什么好关注的,她对于感觉也好事物也好人也好,写法一向是这样细致的,就好像工笔画,描摹得相当清晰,不肯落下一笔。这就是她一直以来的风格所在,这也使我看书途中也变得相当的自责,好似我对生活的细节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观察过,即便是每天重复的生活,其实也有值得关注和精彩的地方,最后直接导致我总是下意识在自己的脑海里将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变得絮絮叨叨起来,未必是坏事。

关于矛盾

我发觉读此书让我更加了解张爱玲。我相信她是一个相当矛盾的女人,书里她说的话很少很少,可是她想的内容很多很多,大都是言不由衷,和她的想法相悖的,她总是要做淡然或是无所谓地说一些没什么意义的话,但是心里却已经转了很多清楚和有目的性的念头了。她为人总是怕尴尬,怕人家为难,自己又总是不好意思,好像非常在意别人对她的想法,可是别人大肆谈论她和汉奸的关系,将她狠狠地看低,这些她好像完全不在意,甚至还可以毫无顾忌的去参加亲戚的婚礼。她曾经一再说自己是个自私的人,可是对于胡兰成,她完全没有自私的心。她对于家人的态度她和自己的亲人的关系也相当的矛盾,且不论她的父母亲,她和姑姑这样的好,住在一起,从过去的那些散文里也可以看出来她也敬重自己的姑姑,可是这里面写起来,有时候两个人很亲和,有时候却也语带讥讽,总觉得再怎么关系好,总有一种防备心或是隔阂的存在,对她的弟弟也是同样的态度,甚至把她姑姑的那些***被***以及其他的感情烂账全都写进去,把她母亲离婚前后的生活更是写的如同一个高级交际花,而她弟弟更是没有可以称道的地方,完全是一个无用的人,这都让我十分的诧异。只有言樱,还少许留情,虽然有隐隐讲到一些什么,但总是没有明明白白的划清界限。我看完以后,不禁想到,张爱玲这样也很好,完全没有对亲情的留存,没有真心爱过自己的那些家人(当然也没有被认真的爱),即便是在身边的亲人,她也是淡淡的,甚至是不管不顾的,离开对于她而言毫无疑义,一滴眼泪都可以不流,因为毫不伤感,无论她去哪里都没有顾及,所有的离别于她都是那样的潇洒,最后她自己飘然离去,也都是默默的无所谓的。当然,这样的想法也只是转瞬即逝,我想是很危险的,立刻就让我收起来了。

关于全部

张爱玲说,写这本书不是为了泄恨,只是觉得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所以说,她将最终的一本留给了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其实这是一本没有任何惊喜的作品,对于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熟悉,即便不是熟悉,也是似曾相识,几乎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她从前的故事,比如表大妈俨然是小艾里面的五奶奶,而女主角小时候那些事情完全就是她散文里曾经写过的重复,一模一样的重复。她这一本完全不顾及时间的空间的顺序,一下在在30岁,一下子又到英国在读书的时候,一下子又回到上海,一下子又在美国打胎,一下子又写到小时候8、9岁的时候,甚至连婴儿时期那些点滴都写下了,相当的随心所欲,里面每一个新人的出现都是跳跃式的,不讲究铺垫和介绍,我想她知道,这些人,读者已经很了解了,无需要多做介绍,将她所有的故事原型都请出来登上这个大舞台,无论谁先登场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同样的重要。她很仔细总结了她那一段青春,或者是爬着虱子的锦绣年华,她是带着一种诀别的心情的,我想。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所有的心情,所有的爱,所有的才华,所有的故事,全都在这百转千回的人生里面了,读者厌烦这些婆婆妈妈的对话,没完没了的细节也好,总之是最后一次。这就是全部的张爱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