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就像一颗要剥的洋葱。洋葱你剥皮了才能发现,那里面子母挨字母都写着些什么:很少有明白无误的时候,经常是镜像里的反字,或者就是其他形式的谜团。……你去切洋葱,它会让你流眼泪。只有去剥皮,洋葱才会吐真言。”
有个煽情的书评说是:“一地洋葱皮,两行耄耋泪”。却也不尽然——没动过一刀一枪的也不至罪大恶极,痛哭流涕洗心革面。不过是因为曾被纳入一个体系,即使能以没有动手干坏事为自己辩驳,却在有生之年依然难逃干系。年少时因为害怕得到一个颠倒黑白的回答,所以干脆就不提问。直到隔着一片时间海,撑开岁月的裂口,“我”才看到那个年少时的他——他从书里读出未来,“我”却已被往昔赶上——“他”的荣耀是“我”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对纳粹对二战,《剥洋葱》是一本“清淡”的书——看不到毒气室看不到集中营,却也让人轻松不起来——那个像被风车吹歪的十字在每个人的心底都烙上了伤疤,即便你不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剥洋葱》,说是当年小纳粹年老时的回忆录,看了才知道小纳粹的大名却叫君特格拉斯——初中时看到本书叫《铁皮鼓》,不知天高地厚地觉得它是儿童文学,一章还没看完就觉得书太深奥,却也没有想到是自己太幼稚。早就忘了作者是谁,只记得封面上那张严峻的脸,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
要是从没看过《铁皮鼓》《狗年月》《猫与鼠》……最好补完了课再来剥洋葱,要是像我一样误打误撞,不妨照着《剥洋葱》的脚注去一一补完——原来现实扑面而来,你却以为它们只是小说情节。
上一篇日志里,小志留言说我日志里从来不出现“我”,向来只用第三人称代替。回复说:我想伪装一个第三人称般客观的立场。却无意发现,君特格拉斯在书里替我剥了洋葱:“无论是现如今还是在前些年,用第三人称把自己伪装起来,这始终是一种诱惑——因为有那么多人沉默,所以这样的诱惑难以抵御:对自己的过失一言不发,代之以对普遍的罪责大声控诉,或者即使谈到自己也是虚晃一枪用起了第三人称:‘他’曾是,‘他’看见,‘他’做了,‘他’说道,‘他’沉默……而且只是自言自语,反正内心有的是地方玩捉迷藏。”
小时候喜欢唱片文案里的一句话:我想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请她不要忘记我现在的样子。
那要是她不曾忘记,却也不曾记对呢?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04:2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