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终刊号丛话收藏的是记忆–《“终刊号”丛话》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03:37
  • 38

这个算是新闻专业的藏书么?

对于跟它并排放在一起的另外两本借来的书而言 一本《"终刊号"丛话》显得太无足轻重了. 看完了浩瀚无边的美国新闻史 又开始读一位有收藏癖的老头儿写的收书心得 觉得一下子从光辉的布道讲坛掉进了满落尘灰 蛛网密布的旧仓库 听一个守门人讲自己如何如何如数家珍 翻了十几页 差一点儿读不下去.

不过 结果还是挣扎着勉强把它看完.

确实 我承认历史是有独特的分量的 网易新闻的"历史"频道算是在无休止的新闻检查中开辟出来的特区 虽然翻故纸堆 却颇有借古讽今的意味 跟帖的言论争吵发布在此处也大多免遭屠戮 比较安全. 不过历史既可以直接讲述 也可以通过收集什么邮票啦 火花啦 钱币啦--当然也包括旧报纸什么的 得以间接呈现. 但是 现在各种正史野史充斥眼球 早就令人目不暇接了 谁还会拿起一看就眼晕的旧书(对了 还是从右到左的直排繁体字 还看不懂)从中细细品味个中深度呢? 现代人都是这样 喝完了一大缸速溶咖啡 一杯浓茶还没泡开.

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讲一讲跟杂志最后一期相关的一些新闻方面的知识 结果却发现满眼都是作者淘澄旧书的过程中 如何讨价还价 如何苦苦追求 如何慧眼识金 如何失之交臂. 这才是真正的"如数家珍" 没错啊 都是家珍 一点也没错; 可是看作者的文章 就好像世界都围着这些旧书转 其实对一个普通的拿到书略略一翻的现代读者而言 这是何等的小家子气啊. 所以 书的扉页上 编者不敢声张 只是低声下气 谦恭的对读者建言 "这是一本可以在您的书架上保留的长久些的文化读物."

不过 翻阅这些书页 读着这其中作者的苦辣酸甜 看着泛黄的 带着霉斑的 褪色模糊的书的遗体照片 我想起了一点别的事情.

我想起了爸爸. 爸爸很喜欢集邮. 爸爸就是像作者喜欢旧书报一样 那么喜欢邮票的人.

爸爸有一个朋友 爸爸的朋友比爸爸还喜欢集邮 喜欢到身边没有朋友和家人做陪伴 依然能沉醉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爸爸说 他的老朋友对苏联邮票的研究 能够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 只要能在专门刊物上发表一二心得 一定能有很大的声望. 可惜 他对邮票的爱超过了一切 对朋友的态度有时也很难让人理解 爸爸也说他有点儿怪 不好相处. 一个能出名的集邮人 一个能让后人知道自己成果的集邮人 不仅要有邮票缘 更要有人缘.

这人缘本身 其实就够辛酸的了. 邮票爱好者们大多数都不再年轻 社会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自有新的爱好. 老邮迷们有的脊背微驼 有的发白齿摇 就像爸爸这样的中年集邮者(刚进"邮坛"时候也只不过有我现在这么大) 眉目之间也早就印进去了岁月的沧桑. 他们隔几年能通个书信已是不易 见面更成了奢求. 如果把握不好兴趣和生活的平衡 他们很有可能变得清贫 变得难以联系. 与朋友们聚会 一起品鉴邮品的故事 在爸爸这边早已成了头脑里的历史. 只有他柜子里整理得好好的几十本册子来作证明. 定期去邮局买每一年的"年册" 这是他每年一定要办的一件事. 我上大学以后他也能腾出点时间 不知他会不会偶尔把邮票翻出来?

带着如此的心情去读那本有点枯燥的《"终刊号"丛话》 便可以读出新的味道. 那其实是一个老人的记忆 是他几十年生活的浓缩片段和索引. 我们看到一个老人带着点儿自得其乐和微微的自满来回味过去的好时光 就算不能会意 起码也应该可以露出理解的微笑吧.

每次爸爸听见广播里喧嚣的炒作什么999纯金纯银的"大全套" 脸上总带着一点不以为然. 他吃饭间隙 兴趣一来 就会对广播里兴高采烈的主持人炒作的概念来个小小批判. 我也许能听出他话里的弦外之音: 当初我们收藏的是记忆 现在人们收藏的 只不过是面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