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艺术之惑
——《达利的骗局》警示下的艺术市场之困
文/海杰
虽然说《达利的骗局》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但我更愿意把它当一段历史来看。除去他那做假画销售商时练就的“脱口秀”式的表演和添油加醋成分,我还是比较相信劳里森斯的叙述。因为从理论上说,达利的疯狂生活点滴更有说服力。只有那样,我们才会相信他超凡的才情与彪悍的话语。
在艺术创作和投资领域,把道德牵进来是没劲的,我个人的立场是艺术与道德没有多大关系。所以,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可以朝抽屉里的笔撒尿,热衷于放屁,喜欢“***马戏表演”,乐于说“世界上还没有大到能容纳达利的天才的银幕。他们必须在月亮上放映这部影片”。即便这样,喜欢他的人还是把他当作神——一位参加“***马戏表演”的女孩尖叫道:“我是为了神这么干的,只为了达利这位神”。
但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艺术与智商有关。所以批量的假画被签有达利的名字热捧着换得大把的钞票。而这些假画有很大一批是达利本人的创意,但都是助手们干的,却签上了达利的名字,并被大量复制。达利参与了骗局。至少,从比利时人斯坦•劳里森斯的讲述里,从那个留着两撇打了蜡的上翘的胡子、鼓着眼睛的超现实主义者身上,我看出达利的疯狂与变态的用意所在。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在艺术投资领域,低能儿是最受欢迎的。
这些猛料来自于一本叫做《达利的骗局》的书,作者斯坦•劳里森斯就是曾经卖掉批量达利仿制品的销售商,当过达利晚年的邻居,为骗局蹲过监狱,后来写犯罪小说,销量不错。
如今的艺术市场一直为人诟病,艺术家与画廊的利益分割,画廊与艺术收藏者的资本游戏,艺术收藏者对于艺术市场获利的不切实际的想象,等等,都成了艺术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但与达利时代不同的是,我们目前拥有了***领衔的创意园区,新画廊的不断产生和旧画廊的逐步成熟,形成了一种制衡,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目前的艺术市场还是泛着泡沫。画廊艺术总监能否担当艺术家的经纪人,或者说,他们最终变成了经纪人还是资本链条里作假的皮条客……这些都是正在被屡屡讨论的疑点。
滚在艺术投资市场里的资本,很大一部分是资本市场的热钱或者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暴利,这是导致艺术市场被利用的因素之一。尽管我们都明白,无论是收藏,还是艺术投资,直觉和喜好是最好的评判标准,但最后大部分人相信的还是艺术世界的骗子,因为他们深谙投资者的心理弱势,并提供虚假信息和咨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斯坦•劳里森斯——艺术品转售商——的角色带着复杂的认知,一方面,痛恨他,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认可他对于那些艺术爱好者的了解度。
与此同时,艺术市场的流拍现象让很多艺术代理机构焦躁不安,于是,串拍成为救命稻草和提升作品筹码的有效途径,那就是艺术代理机构(画廊)在作品的拍卖现场托人以高价买走它们,以便实现二次提价。尽管少部分画廊为了减少艺术品在市场上频繁流通所带来的市场混乱,跟收藏者签订一个几年的跟踪协议,但对于庞大的艺术市场来说,这无异于隔靴搔痒。至少从目前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国艺术市场来说,资本的力量对于艺术的控制还处于压倒性的优势。
一旦事物存在链条,那么就有漏洞,链条的可靠性也就非常值得质疑。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品和食品中是否含有巨量三聚氰胺没什么两样。
艺术品是奢侈品,在身份认同上,它看上去精神化,但物质化的载体始终困扰着追求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大师达利所参与的骗局是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里对于身份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艺术品存在的符号意义。艺术之惑,在于人心。
《达利的骗局》给予我们一个经典的个案,这个个案某种程度上给了盲目的艺术爱好者和投资者一记震撼的耳光,而盲目的艺术爱好者和投资者正是构成骗局的最牢固的一环。天价往往是艺术爱好者的软肋,数字让他们跳过可疑之地,直接沦为受害者。虽然这种受害被认为是活该。
斯坦•劳里森斯的叙述至少让我们看见,在达利所处的时代,西班牙乃至欧美其他国家正在陷入对艺术品的狂热追求之中,更要紧的是,很多时候,这种狂热追求的结果得到的都是假货。而与此同时,现代艺术品的仿制热潮在中国的出现要晚了好多年。如今,深圳大芬村般成产业链的仿制集成单元正在被关注和讨论。
除去这本《达利的骗局》带给我们的警示之外,斯坦•劳里森斯“脱口秀式”的语言,以及目不暇接的各界名人是本书的一大看点,读者可以从这里看出达利时代的名人生态,以及构成骗局的资本背景。达利骗局里的679种签名更是大显身手,达利的儿化音以及曾经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的证据让人看到艺术之外的达利。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与安迪•沃霍尔的对话,可以作为了解沃霍尔和达利的双重版本。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59:1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