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当年被我奉为经典,读了很多遍。所以这本书基本上一出来就买了,却因为懒惰迟迟没有读。从内容上看,前半本说外国文学,后半本说中国文学。不过翻了两页就发现,外国文学部分很多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是重复的,别的包括中国文学的一两篇以前在《读书》上也发表过。从买书的角度来看自然有点亏,不过对我自己而言倒有了一次重读的机会。
也许是因为长时间缺乏阅读造成的阅读障碍,这次重读我更注重于具体字词的理解。于是乎我发现,书中很多术语对我来说是语焉不详的。有些可能是背景不同,在作者看来烂熟于心,完全无须解释的概念我却是陌生的,另一些我则觉得是中文翻译与英语原文的隔阂。很多术语都是基于英文的,例如书中反复提到的inter-subjectivity,从英文字面,大概可以估到什么意思,但是如果翻成“主体见性”,我就完全搞不懂了。
除此之外,我对于作者的文风也开始有所怀疑。文章中作者引用了诸多文学理论家,哲学家的词句,可谓信手拈来。可是稍稍深究,就会怀疑这些引用的必要性。有些概念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的,引用来的反而可能造成理解障碍。另一方面,引用的文字全无上下文,所以很难判断其字面意思是不是真的是原本想表达的。比如作者提到语言的界限时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的概念,但我总觉得作者说的不可说与维特根斯坦说的不可说总好像有点什么不同。维特根斯坦的原文我看过,但是别的很多文字可能不光没看过,作者的名字都未必听过,就很难判断了。
由此我回想,当年对吴晓东的喜爱,很可能是基于语言的不确定性。词句的含义对自己来说不确定的时候,语言也会产生一些吸引人的特点。可是现在,自己更加追求语言的精确性,所以就不那么满足了。
无论是分析外国还是中国文学,作者都会提到一些现有理论,如后殖民主义,空间政治学之类。然而,细细品位之下,觉得作者多是点到即止,对理论本身没有什么更深入的讨论,分析的也不够贴近文本。读完觉得不够意思。除此之外,本书的选文时间跨度上也很大,质量上也良莠不齐。比如关于黑塞和加缪的,就觉得差点意思。
读完此书,可以说颇为迷茫与惆怅。一方面迷茫于自己对于中文支离破碎的感受,另一方面迷茫于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这个状态倒好像印证了作者曾引用的萨特(似乎是)对现代主义特征的评论:就好像剥一棵白菜,一层层的把叶子剥去,以为可以看到菜心;可剥了一层又一层,最后里面却什么也不剩了。
另外扯一点不靠谱的。以前读吴晓东,会隐约感到此人有一种细腻敏感的类似女性的气质。而这本书中所选的关于废名,张爱玲和卞之琳的评论似乎加深了我的这种感受。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57:5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6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