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杂志上看到《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的广告,便喜欢上了。没有别的,就那题目:天公不语对枯棋,好听,有意境。***起电话就CALL大拇指书店的老板,说了书名,三联版的;很快,一本新书到了我的案头。
作者姜鸣自称“史学票友”,他以北京历史遗迹为线索,把晚清的人物故事、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在还历史本来面目上,自成一家之言。
前日,青藏铁路通车。“涛哥”亲临庆祝大会,致词慰问,剪彩祝贺。央视以《天路》为题,24小时滚动播出,实时报道。真个盛况空前!
因为这样一条铁路,实在是承载了民族太多的希冀,实现了中华儿女太久的梦想!
提到铁路,中国人都会自然想起这个民族的铁路之父——詹天佑。姜鸣在书中《人言是丹青》一文里,给我们讲了詹天佑的故事,讲了晚清中国铁路发展的状况,讲了我们这个民族和铁路的故事。
詹天佑是清朝***派去美国留学的第一批幼童,出国留学时,年仅十一岁。他在耶鲁大学毕业回国后,在1905-1909年独立主持京张铁路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为了解决路程高差带来的爬坡难题,詹天佑设计了“之字拐”展线方案,在青龙桥附近的山坡修筑了多层铁路,并用两辆机车推挽列车的方法,使列车在回旋褊狭的山区不断爬坡升高。今天,正是在青龙桥,我们可以瞻仰耸立在那里的詹天佑铜像。
中华民族那时积贫积弱,想修一条铁路,只一个字概括——“难”!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安抚让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任命他担任“全国铁路督办”。孙中山全力以赴地在地图上设计营运路线,把全国所有的省会连接起来,还在县城之间划出支线。他当时设计了一条通往西藏的线路——从四川向西,绕过喜马拉雅山北麓,通过西藏西部,转北穿过甘肃,再进入中国内地。以至于他的外国朋友兼顾问Willian Henry Donald不得不告诉他说:“博士,绕过西藏那条铁路修不了,你只能用笔墨来修,仅此而已。铁路经过的一些山隘,高达一万五千英尺。”尽管是纸上谈兵,可那真的是中华民族对于富强的强烈期盼!那是博士的浪漫!
就在新闻播送着西藏人民载歌载舞,热烈欢迎乘坐第一辆进藏列车的乘客时,我的一位朋友激愤地说:“青藏铁路是吓搞,对于生态的破坏太严重了。我断定:青藏铁路,十年必垮!”
对于朋友的激愤,我没有说什么。但我想到,当年李鸿章建议修铁路时,曾经是清朝***第一任驻德国的公使刘锡鸿上奏反对时论证说:
西洋专奉天主耶稣,不知山川之神,……我中国名山大川,历古沿为祀典,明禋既久,神斯凭焉。倘骤加焚凿,恐惊耳骇目,群视为不祥。山川之灵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
他还反对发展交通带动旅游事业:
或曰火车行则千里若近邻,凡夫探望戚友、寻赏幽胜者,无跋涉之劳,自必咸乐远出,往来人众,沿途之饮食住宿,船马剥载,土物购带,生理自然增多,其为利于民不少也。不知此惟洋人所好游为然耳。……我中国方当禁民惰游,何为利此?
如今看来,这些议论当为笑谈了。我那位朋友激愤的时候,是不是关注到了青藏铁路攻克的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我不肯定。但是,我很欣赏青藏铁路的修筑者们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当作修筑铁路的前提来抓,来实施。我想,一个地区的发展,没有铁路是不可想象的。
今天,洋人所好的旅游,已经为我们所接受,所受益;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越来越成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越来越有效率。杞人忧天似的议论,可以作为一个鞭策!
姜鸣在书中告诉我们:美国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已经拆除了八万公里的铁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我们在前进,我们前进的步伐那么坚定!暂时的落后,不怕;因为,我们有博士的浪漫。
2006-7-3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56:0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