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驱魔人《灵异背后有苦楚》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55:14
  • 327

家有灵异故事一则:所有讲述魔鬼的书,如果它们恰巧是红色封面,都会在拿回去后一周内失踪。家里除了我只有一只小狗,它从没有刁东西的习惯,而且我相信它是红绿色盲,但一本本书就这样凭空消失了,最近的一本则是《驱魔人》。 我并不是有意给它增添恐怖色彩,这个故事本身就够恐怖的了:“改编自真实事件”一句话,击倒了千万读者,留给它的评语是“把人变成了翻页机”,我很不信这个邪,结果我也变成了翻页机。

泛读时,最大的感觉便是画面感很强,有很多场景几乎让人可以遁着文字摸到镜头的存在。一开始觉得有些许怪异,后来发现小说改拍的电影就是作者为制片人,恍然大悟。看了小说,似乎电影就可以省略了,虽然据说该片是有史以来最恐怖的电影,但我却不信布拉蒂笔下那种接近崩溃的暴躁和恐惧感能在电影里被完全还原。

一般来说,小说家会特别慎重处理涉及宗教的话题,搞不好就会惹祸上身,而宗教的深意也远非惊悚小说的剧情所能处理,如某某的裹尸布,某某的密室,写起来都要严正考据,并冒着被送索命信的风险。就这一点来说,我很佩服写宗教的作者。在《驱魔人》中,作者把这一点处理得很巧妙,甚至是微妙。

故事里,女孩蕾甘的多国外语、怪异大力、任意移动物品和皮肤上出现字样等情况,在1949年美国马里兰州的小男孩约翰身上都曾真实出现。作者在小说中再现了这些情景,并给了读者很隐讳的指向,但却始终没说她究竟是否是附魔所致。反基督、黑弥撒、附魔、颞叶损坏、心理暗示,种种可能性都存在,都有可被质疑的痕迹,折腾了一百遍。最后结局出现了,读者满意了,究竟是以上哪个原因导致这场悲剧却依旧没人知道。不明真相的人,自始至终还是不明真相。小说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悬疑脚本。

究竟世上有没有魔魇?没人能够回答。不过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几乎都是有神论者,从爱因斯坦、达尔文到牛顿,他们的言论和科学观或许不同,但却无一例外地对超自然充满敬畏。细想之下其实是很让人毛骨悚然的,在接近极限的同时,却越接近无限,若没有宗教等强大内心力量为支撑,到最后精神错乱的科学天才大有人在。当然,这是外话,不提也罢。

小说中对于精神力物化的解释很有意思,当医师煞有介事地向蕾甘的母亲克丽丝解释以意念力挪动房内物体的科学依据时,他脑中是断然没有灵异这个词的。其实细看之下,小说中许多片段都被这样安排:神甫卡拉斯在精神病学会议上为神召的辩白、克莱因想当然地将蕾甘诊断为多动症、总铎对于渎神事件的描述、佩林太太对于现世和永世的看法、妄图立功却长期徒劳的警官金德曼……每个人对于世界的理解都是片面割裂的,谁都无法说服谁,谁都不肯放弃自己的固有思维。对于他们之中任何一人来说,维持己见是自然而然的行为,也是他们因此存立于现实世界的依据。我很喜欢这样的写法,作者巧妙地安排他们在蕾甘病期的各个阶段出现,给予贴切的精细描述并让他们彼此不产生交集,从而让这些个本不是主角的人物格外引人瞩目。我想着,若让他们来一场聚会,那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指不定谁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就对谁老拳相向了。

嗤笑于自己白日瞎梦的同时,我不禁想起了巴别塔的倒塌。讲人性是个很困难的事,讲人性所能造成的结果却再简单不过:无论什么事,如果人人都因为固守己见而无法相互融通,最后一定会全盘崩溃。从这个角度来说,最痛苦的却是亲历所有过程的克丽丝,她在承受女儿身心剧变所带来的压力的同时,原本的世界观被各方观点所撕扯,最后分崩离析。在蕾甘出现异常状况直到最后复原的整条时间线上,作者残忍地揭开了人间最可怕的梦魇——魔鬼其实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各执己见、各行其道的人们。

还好这本书最终在我家橱顶上出现了,不然我一定以为家里也需要驱魔。问题是,难道是小狗把它放到橱顶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