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社会性动物《人性之光》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54:05
  • 111

读了一整天的《社会性动物》,看到高兴的地方,几次都想说话,但最后还都是强忍住,继续往下读。快到结尾的时候,我想起了上小学时包场看的一部电影《闪光的彩球》,估计现在没人记得这部老片子了,我去网络上查找了下,发现很多当年就应该被老师和教育制度认识到的人性闪光在这部电影里已经存在,可是我们当时或者粗心忽略了,或者电影导演也没有心插花,所以这小花也不会很红很香艳。现在再和阿伦森的这部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一对照,真的有前后呼应,上下贯通的畅快之感。昨天在三联上看到快于现在该读什么样的书籍的讨论,当下年轻人读书的第一标准就是要能“一天的时间看完”,易于消化是他们的首选。可是相对另外的一句话却深深得打动了我的心扉:读书的作用就是要能融化你内心的那块坚冰!读这本《社会性动物》有些吃力,因为需要你边看边想,联系自己,结合经验,所以阅读的速度有些慢,但一边翻越书籍中的沟壑山谷,心中的那块坚冰也在渐渐融化。

《闪光的彩球》让我想起来很多当年的情景,直到现在这些三十多岁的人再和同学们聚会,关于好同学和差同学的划分还仿佛一道挥之不去的魔咒深深的烙印在彼此的心头,拿这个事情开玩笑和作谈资依旧乐此不疲。我想,我们都是已经成为有独立认识观、人生观的成年人,依旧耿耿于怀,这不正是人性的真实写照吗。多多的了解人性,用开放的心态去“通情”任何人,并用合适的方法去帮助、引导他人,这才是人性真正闪烁光辉的地方。

ps:资料收集

————————————————————————

《闪光的彩球》

导 演:宋崇

编 剧:宋崇 瞿新华 王胜荣 周泱

主 演:丁嘉元 赵静 丁嘉元 梁波罗 陈世民

上 映:1982年

向阳小学四年一班的李小春,不守纪律、乱冲球场,新任大队辅导员方华对他进行劝导时,反倒被他将一军。方华遵守诺言,挺身而出,得到了孩子们的信赖。一次考试后,班主任林老师把成绩差、捣乱的同学全编在一个小队——第五小队。他的做法,严重地挫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方华认为不能让学生当算盘珠,要耐心地诱导他们做小主人。一天,第五小队外出搞活动,在马路上恰好被联合国教育考察团准备对中国儿童进行智力测试的勃朗先生和莎米拉小姐遇见。勃朗从汽车上扔出一把金币,小春等抬到后,很快就通过教育局外事秘书周玉明,如数还给了他。在方老师的帮助和教育下,第五小队的同学决心把自己小队变为争气小队。于是,吵架的同学言归于好了;中队委杨晋也认识到不能只顾自己学习,想退出小队是错误的。一次检查卫生,也想为小队争气的小春,把自己又脏又破的红领巾换给了低年级小同学,事后,他遭到大家的严厉批评。为让同学们真正认识荣誉应该去争取,大队部决定组织一次有意义的春游活动。为准备春游活动,方华深夜才回家,发现女儿生病了。爱人周玉明对妻子只顾学校不顾家,感到不满。次日,方华为了全校的学生,忍痛离开女儿而去。在“勇敢者的道路”活动中,李小春被大家选为指挥官,他和刘克、姜建平被几道数学题组成的密码和用英文写的命令难住了,懊悔平时没能好好学习。这时,王薇和杨晋等同学分别译出英文,算出数学题,他们闯过道道难关,终于夺得了红旗。这次活动,同学们真正体会到知识的重要和集体的力量。林老师患了严重的胃病,需要离校休养,方华担负起班主体的工作。她所提倡的“自动化”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班同学平均成绩提高了,第五小队一跃成为“争气小队”。不久,李小春等同学又以他们特殊的方式,热情地欢迎林老师病愈归来。林老师见到孩子们送来的礼物,激动得热泪夺眶而出。在勃朗先生和莎米拉小姐举行的彩球智力测试中,李小春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先人后己的高尚风格,获得了成功,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社会性动物》对应的章节

相互依赖 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学校里取消隔离可以为学生相互了解打开大门,但就其本身 而言,它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重要的问题不是简单地把不同种 族、不同民族的孩子送入同一个学校;他们到那里以后的情况才是至关重要的。正像我们所看到的,如果那里的气氛竞争性很 强,相互接触的结果可能会使从一开始就存在的紧张气氛更加紧张。学校里取消种族隔离往往导致紧张气氛,这使我想起了马扎 福 谢里夫及其同事所做的实验里的孩子们的行为。 他把两组孩 子置于矛盾和竞争的情境中使两组之间产生了敌意。如果相互之 间的不信任一旦牢牢地建立起来,只是简单地消除冲突和竞争, 这种敌意是不会减少的。事实上,一旦不信任牢固建立起来,把 两组置于平等地位和无竞争的情境中,只能增长这种敌意和不信 任。例如:这两组孩子甚至坐在一起看电影时也有矛盾。

谢里夫最终怎样成功地减少了这种敌意呢?他的办法是把这 些孩子置于一个完全相互依赖的情境中,为达到目标,他们不 得不相互合作。例如,研究者通过损坏供水系统制造了一个事故情境,修好供水系统的惟一方法就是要孩子们立即合作。研究者 制造的另一种情境是,孩子们在前往露营地的途中,卡车抛锚 了。为了让卡车继续开动,必须把它拉上一个很陡的小山坡。当然,只有当所有的孩子不管是鹰组的还是响尾蛇组的一起来拉才能办到。最后,敌意情绪和消极的刻板印象减少了。孩子跨组交朋友,他们相处得很好,并且开始主动地合作了。

看来减少敌意的主要因素似乎是彼此互相依赖为了达到 目标个体之间互相需要的情境。几位研究者已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中证明了合作的好处。例如:莫顿 多伊奇已表明解决问 题小组在合作气氛下比在竞争气氛下更友好、更专心。 同样, 帕特里夏 基南和彼得 卡内维尔发现,团体内部合作同样能够 推动团体之间的合作。也就是说,在小组内部建立起来的合作关 系常常会迁移到与其他小组的交往中。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与以 竞争方式完成任务的小组相比,以合作方式完成任务的小组在随 后与另一个小组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性。

不幸的是,合作和互相依赖并不是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教学过 程的特征,即便在小学阶段亦是如此。我们已经影射了这一过程 的竞争性本质,下面让我们再进一步来认识这个问题。首先,让 我们为这一“过程”作出定义。无论人们何时发生互相作用,有 两个事物总是同时存在:内容与过程。所谓内容,我指的是人们 交往的主题;所谓过程,我指的是交往的动态。例如,在课堂教学里,“内容”可能是算术、地理、社会研究或音乐;“过程”则是这些课程的教授方式。勿庸置疑,“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过程”的重要性却常常被低估。正是通过“过程”,学生们 才能学到大量有关他们生存世界的知识。的确,我甚至还要说,从某些角度看,与“内容”本身相较,“过程”是一个更重要的学习来源。

许多年前,当我应邀作为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教育体系顾 问时,得到了观察课堂实践的宝贵机会。那时,在学校中取消种族隔离刚刚开始,校园里的骚乱和种种不愉快事件接连不断。我和同事参与到该市的教育体系中来,不是为了消除这些不愉快事件的发生,而是为了了解人们是否能够采取什么措施,实现人们梦寐以求的那些积极目标。我与同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系统地观察教学过程。我们尽力睁大探索一切的眼睛,仿佛我们来自另一 个星球。

我们在课堂上见到的最典型的情景是:老师站在全班学生面 前,提出一个问题并等待孩子回答。往往是六至十个孩子焦急地 坐在位子上举着手想吸引老师的注意,他们都渴望被叫到。其他几个学生却安静地坐着,眼睛避开老师的注视,好像想使自己不被老师看见。当老师叫到一个学生 (实际上他只能叫一个),那些急切举手而未被叫到的学生脸上流露出不满、不愉快和失望的表情。如果被叫起来的学生回答对了,老师就笑笑,赞许地点点头,继续问下一个问题。这对那个碰巧被叫起来的学生是一大奖励。但就在那个幸运的学生答对问题并受到老师的赞许时,那些渴望被叫到却受到忽视的学生就会发出一片嘟囔声。很明显,他们很不满意,因为他们失去了一次向老师表现自己多么聪颖、多么机灵的机会。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学到了几件事:第一,他们知道了这个 教室里只有一个专家,就是教师。他们也知道教师的每个问题只 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即教师脑子里已有的答案。学生的任务就是想象出教师期望的那个答案。学生们还知道只有积极地表现出自己多么机灵、聪明、整齐、清洁、举止端庄才能使老师高兴、才能得到奖励。如果他们做得很好,就会得到这个权威人物的重视和喜爱。这个权威人物将会对他们很亲切,并且告诉他们的父母,使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多么好。对他们说来,和同学合作毫无用处。实际上他们的同学就是应当战胜的对手。此外,与同学合作会遭到许多老师的反对:如果在课堂上发生,就意味着扰乱课堂;如果在考试中发生,就意味着作弊。

这种活动很有竞争性,利害关系也很大。在小学课堂上孩子们互相竞争是为了得到他们周围的一个、两个或三个重要人物的重视和赞同。(当然,这对大多数学生都很重要。)如果你知道正确的答案,老师叫了另一个学生,你很可能会坐在那里祈祷,希望那个孩子答错,这样,你就有机会向老师表现自己多么聪明了。那些被叫起来但回答错了的孩子,或者那些根本没举手参加竞争的孩子,都会产生怨恨成功学生的倾向。“失败者”常常会嫉妒成功的学生,也许他们会取笑成功者,威胁他们,骂他们是“老师的跟屁虫”。他们甚至还会在校园里对成功者进行身体攻击。而那些成功的学生也经常蔑视那些失败的学生,认为他们是愚蠢的、讨厌的。这一过程在大部分课堂上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其结果友谊与理解没有在同班同学之间建立起来,相反却产生了仇恨。这一过程甚至很容易在同一种族的孩子间制造憎恨。如果再加上种族、民族之间疏远的因素,或采取一些强制措施 (如为调整学生的种族比例把非本地区的学生用车接来读书)在已经十分紧张气氛中火上加油,这样情况就会变得特别困难与不愉快。

虽然课堂上的竞争是典型的,但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我在研究中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愿意尝试更加合作性的教学手法。因此我和我的同事发展了一个简单的方法,使孩子们置身于一个互相依赖的学习小组里。我们系统地对这些孩子与那些处于传统竞争的课堂情景中的孩子在学习成绩、是否愉快和互相喜爱方面进行了比较。我们称这一方法为拼图法,因为它很像玩拼图玩具的工作原理。

举个例子能说得更加明白。在开始实验时,我们走进一所刚刚消除种族隔离学校的一个五年级教室。班上的孩子正在学习美国伟人的传记,那一课碰巧是学习著名新闻记者约瑟夫 普利策的传记。首先,我们组织了一篇由六个段落构成的约瑟夫 普利策的传记:第一段描写了约瑟夫 普利策的祖先及他们是怎样来到这个国家的;第二段描写了童年的约瑟夫 普利策的生活经历;第三段描写了青年约瑟夫 普利策所受的教育和他早年的工作;第四段描写了中年的约瑟夫 普利策以及创办自己的报纸的经历,等等。约瑟夫 普利策一生的每个主要方面都单独写在一段里。我们油印了他的传记并把每本传记裁成六份,每份都是一个段落,分给六人学习组中的每个人。这样,每个学习小组就有了约瑟夫 普利策的全部传记,而每人却只有故事的六分之一。就像 拼图游戏那样:每个孩子有一块拼图板,每个孩子都要依靠同组的其他孩子来拼成一个大图形。为了学习约瑟夫 普利策,每个孩子都要掌握一段文章并要教给其他孩子。如果每个学生离开别人只靠自己是无法学会的。阅读文章的时候,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同另一组相对应的人商量,即如果约翰尼有一段关于约瑟夫 普利策年轻时代的文章,他就可以同另一组里有同一段文章的米利商量。他们可以互相学习,以便搞清约瑟夫 普利策一生中那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什么。过一会儿,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里。告诉他们用一段时间互相交流知识,交流完还要对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测验。

由于完全要靠自己,孩子们最终学会如何教授别人知识以及如何从他人那里获得知识。孩子们逐渐懂得,没有同组的每个人的帮助他们都不能学好。每个成员都可做出自己独有的、不可缺少的贡献。假设你和我是同一组的孩子,你手中的是描写约瑟夫普利策年轻时代的那段文章,我手中的是描写他老年时代的那段文章,了解约瑟夫 普利策年轻时代的惟一方法是倾听你所说的话。对我来说,你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来源,而教师已不再是惟一来源了,甚至已不再是重要来源,因为实际上她并不在这个组里。相反,组里的每个孩子对我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仔细听别人讲,我就可以学得好;如果不这样做,我就学不好。我不再因取悦老师而得到奖励,也不会因此伤害你。这是一个全新的“球类运动”(需要彼此配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