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小团圆》的那一刻,不晓得是如释重负,还是怅然若失。
许久没有那么专注地看一本书了,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念头冒出来,一看就是一下午,仿佛看看就天昏地暗起来。
终于看完了,若有所失是缘于不知几时还有这等能让我一气呵成读完的书了。
人越大就越浮躁,买了书也许只在占有的那一刻最最知足,摩挲下封面,兴奋地翻一阵,便往往随手一放, 半年六个月也读不完。
当然,张爱玲的书例外。
近年虽也不时有遗作之类的面市,但这本几经周折终于到手的《小团圆》该是其中翘楚了。有长度亦有厚度,在她故去十几年后还能读到这新出炉的遗作,真有曾经沧海之感。
该是张的后期风格了。根本不会老老实实,顺顺堂堂地讲一个故事,讲一段人生,或炯炯有神地刻画几个主角。
全然不是《十八春》那样的,想认认真真地读到一个万转千回的爱情故事的人,真是要失望了。那种叙事,那种文风,更接近后期的《相见欢》,当然后者篇幅短小,更紧凑些。
她把她的人生剪碎了,揉杂了,又摘取点旁人的故事----反正她也听的多了,添油加醋地,或改头换面地,拼贴在一起。
我们仿佛年幼时,嬉戏的累了,坐在门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外婆,姨妈一起聊天,那些陈年往事,或亲戚家的琐事。聊的人随心所欲,说到哪算哪,听的人懵懂又好奇。
也不是真的乱,杂乱无章又不是张爱玲了。她从来都爱展现片段,突出细节,而非老老实实的有始有终的说故事,像同时期的徐訏那样。
小说中, 九莉的人生,一点点地揭开来:香港读书时,抗战开始时,童年时,少年时,回到上海与姑姑同住时,与邵之雍交往时,分手时,与燕山交往时……这条时间线还是鲜明的。
读时要一直提醒自己:这是小说,读的是九莉的故事,可忍不住就想到张爱玲。烙印实在太深了,要读者不代入式地阅读,实在太难了。
《小团圆》能大大地满足人的窥私欲,如若读时是代入式的话。
张与母亲的关系,与姑姑,弟弟,父亲的关系;与胡兰成的关系;与桑弧的关系,与炎樱的关系……
隐私的暴露也大大地超乎人的想像,她自己的,家族的,旁人的(比如苏青和柯灵)。有些看起来触目惊心,有些是恍然大悟,有些简直难以置信。
亦能时时在书中发现张的小说中那些主角的原型,可能只有个模糊的影子,或一边一角,却还是不妨碍把他们认出来,指指点点,“喏,原来是他/她啊”。
这本书写起来想是很累吧,因为张要把自己的人生底朝天似的翻捣一遍,总有些往事是不堪回首的。比如和母亲那种畸形的,淡漠的,生疏的关系,比如和胡兰成的那段曾经刻骨铭心却又痛彻心肺的恋情。
不过她可能又好些,本来也不是那么有情的人,虽然太过敏感。
过了那么多年回望过去,心里的伤大概也剩个紫黑的疤了,摸上去还有点痒,痛却不大有了。所以,还能那么细细致致,絮絮叨叨地写出来。
有些残酷的,伤痛的事,用那种冷冷的,淡定的笔触写起来,更对比地让人触目。
比如九莉后来在美国打胎,她看着抽水马桶里的男胎,惊恐万分,最后她扳动机钮。“以为冲不下去,竟在波涛汹涌中消失了。比比问起经过,道:‘到底打下来什么没有?’告诉她还不信,总疑心不过是想像,白花了四百美元。”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本相,拨开云雾,不过就是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存在。九莉思想邵之雍的话:“他完全不管我的死活,就知道保存他所有的。”
这一点,她该早就想通的,经历了父母,战争那些事之后。她自己不也成为了这样的人吗?
读《小团圆》的过程,定是不会开开心心,兴高采烈的,必是抑郁,阴沉的调子,看得人心里压抑沮丧,一如书里的气氛。也正因如此,更想快马加鞭地看完,免得拖沓记挂,白白地延伸了郁闷。
在书中仿佛少有晴天白日,总觉得该是冬天阴冷灰暗的下午。虽然看书的这两天,阳光明媚,云淡风清。
本来最理想该是下午把书看完,可惜下午睡了个觉,大半光阴溜走。否则,读完时正值午后阳光普照,让人有白天电影散场,重回人间之感。
原来只是看了场电影,窥探了一下别人的人生而已。
我自己的人生,还是自顾自的向前行着,该有多少希望在前面等着我吧。
这样多好,不会如现在般,读完已是晚上,外面也是漆黑一片,茫茫然不知去向。
好像还是最喜欢这句:“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首尾呼应,印象最是深刻。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53:5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