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社会性动物《社会心理学入门——总结笔记》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53:17
  • 94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受他人的行为与信念影响的科学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人格、信念、价值观等都是在一定的自身条件下与社会相互作用而最终成形的,并且,人的很多行为是会受到当时所处环境影响决定的,而不仅仅说完全是内在的人格特点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事实上,在对行为的归因问题上人们似乎并非总是正确,比如说你在一个聚会上沉默寡言,独自在角落黯然神伤,你自己知道那仅仅是因为你不是很喜欢当时的那种环境,而且由于认识的人不多,因此不愿与人多做交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那个待在角落的人不是你时,错误产生了,你很有可能会认为那个沉默寡言的人是由于性格方面比较内向而且不善交际导致了他那种行为。这是种很常见的基本归因错误,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情境,而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在人格。

关于人的从众问题,所谓从众,就是指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从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别人的行为使他认识到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为我们提供了信息)(当客观现实模糊,带头者是榜样时,这个可能性大)2、他可能希望在团体中免受惩罚(如不被别人排挤和嘲笑),或者希望得到奖赏(如得到别人的喜爱或被别人接受)。从众方面非常经典的一些实验与事例:津巴多囚室、电击学习、认知从众、基蒂吉诺维斯事件——旁观者效应 野营、列车车厢助人实验、希特勒的小集团成员、尼克松的“宫廷卫士”和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官员。

近一个世纪以来,大众媒体对世界的影响正不断深化,甚至到了可怕地控制地步,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个理智的人,大众传媒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他人身上,而与自己无关,那您真的过分自信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超市的一排洗衣粉茫然不知所措时,根据人知觉易得性的特点,你很可能就会直觉般下意识的选者那种你看过最多广告的品牌,尽管在那些广告中该品牌并为显示与其他品牌的洗衣粉相区别的价值。大众传媒的对人的影响在这种程度上来说是潜移默化。除了大众传媒外,我们还会受其他人的影响而改变我们的信念与观点,此类影响的程度同宣传源及我们自身的特点有关。当宣传者无意影响我们时,其影响我们的可能性会增加。我们的观点容易受既是专家又可信的人的影响;如果宣传者的态度明显地背离其自身利益,他(或她)的可信度(和宣传效度)就会增加;如果宣传者无意影响我们的观点,他(或她)的可信度(和宣传效度)亦会增加;如果我们喜欢并认同某人,至少在无关紧要的问题和行为上,他(或她)的观点与行为对我们的影响通常比问题内容本身对我们的影响要大;如果我们喜欢某人,至少在无关紧要的问题和行为上,即使很清楚他(或她)正企图影响我们的观点且可从中获益,我们往往还会受其影响。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先入为主的观念更容易让我们记住,并对后来的观念造成干扰:而近因效应恰恰相反,最后呈现的观念由于隔的时间比较短,我们对其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的正确应用对选举等活动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由于这两种效应由于作用正好相反,常常令人困惑不已。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方说演讲比赛,有两位选手做演讲,事后观众投票,那是先讲的还是后讲的有优势呢?作者指出,当两位演讲人的演讲时间间隔非常短时,首因效应是很强的,但人们是要在演讲之后立刻投票时,近因效应便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如果是两人相继在短时间内演讲,并且在演讲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投票的话,那么选者当第一个演讲者是很合理的。

在社会认知方面,人的思维局限性曝露无疑。人们在需要做出决策时,通常会:1、通过忽视一部分信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 2、过度使用其他信息以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 3、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因为这已经足够好了。我们也会直觉性的做出些判断,特别是: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进行加工时; 当手中的问题并非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必太过思虑时; 当我们缺乏做出决定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我们更容易使用启发式判断。 确认偏见 后见之明偏见 基本归因错误 行为者--观察者偏见 自我偏见(自我中心思想与自我保护偏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实验显示,同我们直觉的想法不同:态度对行为影响不大,特别是当事物的可接近性不强时,但我们通常都夸大了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一个重要的例子:1933年,拉皮埃尔接触了128个饭店和餐馆的经营者,通过问他们“你会接受中国人作为你们的顾客吗”来评定他们对中国人的态度。90%的人问答道,“不!”。然而,当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真的出现时,拉皮埃尔发现只有一处拒绝向他们提供住宿或其他服务。经营者对于中国人的态度没有预测到他们的实际行为。在表达态度时,我们通常会为了得到我们交谈对象的认可、喜爱而选者对方的观点或追随大众的观点,特别是在我们对这方面不太了解,或者不是很关心的时候。然而当我们真正在实际面前需要做出决策时,我们的角度转变了,也许是由于对事实的了解更加深刻了,也许仅仅是这一行为更加符合我们当时的利益。如此看来,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实际不大,并且在遇到个别实际问题是,需要多角度的分析才行。

书中关于“人的自我辩解”部分是我最感兴趣以及对我观念冲击最大的一部分。简单的说就是认知不协调会给人造成极度的不适感,因此任何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和体验到的心理状态找到个合适的理由,尽管有些是很虚幻的。举个例子,那些比较穷的大学教授或者高级只是分子通常都是不会谈钱的,他们会说钱根本就不重要,当然,这可能是他们的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比较高。但是他们有时累死累活的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呢?自然,工作又是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为那些枯燥乏味的工作而忙忙碌碌实际上是为了得到那点微薄的工资,既然如此,钱真的那么不重要吗?显然不是,财务上的自由对一个人来说显然是件好事,所以,那些穷高级知识分子为什么就不怎么谈钱呢??很明显,这是可以用认知不协调理论解释的,首先,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自我印象很高,他们觉得自己聪明、富有学识(事实也是如此),但是他们贫穷,他们贫穷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没有打理好自己资产的能力,如果他们把钱看得很重但是又还是处于那种很穷的状态,那说明他们自己的能力不足,然而这是与他们心目中的自我印象相矛盾的,因此必然会形成不协调感,为了减轻自己的这种不协调,他们自然会选择钱并不重要,自己根本不care这一认知策略。但是,我们人真的不能仅仅依靠减少不协调来生存,我们应当尽量客观的认识事物,学会提高对自己错误的包容力,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