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围城《想独立却又不能自立的人生是痛苦的》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53:10
  • 66

变动的时代往往是小说家们最青睐的写作背景。因为它破环了社会结构,带来了社会的急剧变动和人与人之间的错位。就像原本一潭死水,被人一搅动,可发现的东西就多了。围城就是这样一部以乱世为背景的小说。在这本“忧世伤身”的书里,作者以方鸿渐的经历为线索,嬉笑怒骂,使人感觉到那个时代变动的气息。

时代的悲剧和人的悲剧是紧密相连的。围城里描写的人都生活在城中,只是他们的围城各不相同。他们虚伪,势利,他们可怜,辛苦,他们身上都有时代悲剧和个人生计两座大山,他们没有办法抬头,没有办法跳出围城看个究竟。可是就算跳出来,看个清楚又能怎么样呢?

围城里最可笑又有趣的人就是方遯翁,围城把他描述出来就像是为后人保留了一块化石,因为这样人现在再也见不到了。虽然他并不是完全的老古董,懂一点新东西,可是这位老先生终归是一副遗老和道学派头,他的语气,行为现在看起来样样可笑迂腐,可是对他来说却又是再正常正宗不过的了。显然,他和方鸿渐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如果不是日本人来,方家不逃难到上海,在乡间不也是受人尊敬的很吗?可是他宁可逃难也不做汉奸,却也说明他并没有白读史可法与文天祥的事迹,也算是正人君子。

国立三闾大学也是集中反映那个年代教育政治黑暗的一个缩影。一部好的小说所能描写的真实,远胜过任何报告,况且还更加生动。在一座这么小的学校里,从校长到学生,关系如此复杂诡异,使人不得不感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以及留下那么多卷帙浩繁的史书不是白白积累的,自有它的妙用。我们今天讲国学,这不也是国学吗,外国人何尝比得了?这所大学让人看到了除了被广为赞美的西南联大外,那个年代的高校的另一面。在那个野鸡大学,从来就没有西南联大校友引以为荣怀念不已的民主和自由。也可见,自由民主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的营造得出来的。可是,搞派系,造假,用政治倾向来压人(方鸿渐就是莫名其妙的受害者),谁敢说现在就绝迹了呢?

想独立却又不能自立的人生是痛苦的。方鸿渐和孙柔嘉就是这样的一对悲剧人物。他们都不坏,甚至有几分聪明,可是他们的悲剧就在于既无法脱离旧家庭,也无法建立新家庭。方鸿渐出生于一个老式的地主家庭,他厌恶他的那个旧家庭,却又不能摆脱它,有时还要维护它。他“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受外界影响大,常常拿不定主意,可是他又并不糊涂,也不浑浑噩噩,就这样两面夹击之下,常常感到很苦恼,可这在孙家人看来确是胸无大志没出息的表现;而孙柔嘉这个人,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上海滩的职员家庭,“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貌似天真实则老成,她既想和方鸿渐组建新家,却又处处把她的那些势利的亲戚看得太重,引以为荣。她看不惯方家的老一套,当然也招致方家的不满,如果方鸿渐真的怕老婆也就罢了(就如方遯翁夫妇认为的那样),倒也可以白头携老,可实际上他又不是。本身他们的感情基础就不牢,虽是患难之交却无共济之念,再加上每日为琐事吵闹,恶意日积月累,破裂也只是迟早的事,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实际上,他们走的每一步以致破裂都留下了时代和周围环境的烙印(如方鸿渐不愿意在被日伪控制的报馆里做事以致失业,从而导致两家纷扰,感情破裂),好像不是他们自己走到这一步的,是有人推着他们逐步走下去的。

围城是文人小说的典范,我甚至感到这部小说是用名言警句搭建起来的,因为里面的议论比比皆是。作者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取材,用语诙谐幽默,使人读来兴趣盎然;但他把时代和个人的悲剧结合起来,最终以悲剧收场,又使人感到沉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