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历史深处的忧虑《思考笔记(1)》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49:51
  • 167

很偶然的原因,同时借了《历史深处的忧虑》和《动物农场》,两本连着看完的。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种很残酷的阅读体验。下面是我的体验。

林达的这本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可谓开启了我对于美国政治、司法、行政制度的启蒙教育,我想,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应该都是这样吧。与一些热血沸腾者不同,我从头至尾都看的费神费力,因为不断地要想:为什么?

在看书之前,我经受的最正统的学校教育,也无非就是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立法体制,和两次战争(抗英和内战,二战不在本土所以暂不算),我想起《阿甘正传》里面那4次倒下的士兵的躯体(代表了4次战争,上述两次加一战二战),有时候会问自己,我看到的美国究竟是怎么样的?它代表了谁的视角?如果它与中国不同,那又是为什么?

即便作者在文中写道:美国对酒的出售与放置位置严格规定,也很难说服我,要我相信全美国都是这样的,因为我看到的美国邦联实在太散漫,各州规定相异甚巨;即便这样的酒精管理可以省却酒后驾车的大风险,也很难让我相信在中国可以行得通,因为酒在中国已经不能算酒,实在可以算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那么,美国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优越性背后的代价?中国为什么不具备这样的优越性?以及我们到底能否学习?都是巨大艰深的阅读背后的思考题。

书里着重写到了美国的“言论自由”和“民权运动”,如今说来倒巧合的切题了,河蟹遍地的时代啊。我想到看动物农场的时候心里那个寒,因为回忆立刻就绑回了60年代的中国。而如今美国人享有的人权,恰恰是在60年代的美国争取来的。在全球化毫无痕迹的上世纪60年代,大家同时在各自封闭的蚕茧里挣扎,然而差距却瞬间拉开,不能不让人扼腕。许多人会说:国人太过“善良”,从古至今都是那么“善良”,“野蛮”是与我们无边的,只有蒙古人、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才有那样的“资格”。纵观中国历史,老百姓在被压迫与抗压迫中一遍遍轮回直至死角,中国文化从未断层,而在欧洲,断层都不知道多少代了,一个个帝国兴起又破灭;美洲大地上也洒满了印地安人的血。而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道德体系和游戏规则。当初打下天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罪,可谓深入人心深入历史,所以看到美国的陪审团制度,大开眼界。他们为什么没有杀人偿命的思想?为什么是最大限度保护被告的利益的?

我有时候会想,美国人真幸运,他们的建国者在一开始就想到了《权利法案》这样的东西,保证人民权利不被联邦***的权力膨胀所侵害。但是作者告诉我们:看任何一个事物,都要看它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呢?即便在快要丧失主权领土越活越憋屈的宋代,人民的生活指数还是一路高歌猛进:农田增产不少、诗词著作颇丰、夜市出现、贸易活跃,总之还是一路统一下来了,就是拖到明代才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好不容易熬过了硝烟弥漫苦大仇深的岁月,我们学习苏联,还是学成了《动物农场》里头的鸡鸭狗马驴们,我们连宗教信仰的坎都跨过了,为什么少那一点天时地利人和?有时候,我真要怀疑,我们是不是象《水星播种》里的硅基文明那样,把创造者无知地烧死了?就如同曲解孔老夫子那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