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蚍蜉不能撼树?螳臂不能挡车?《法庭风暴》既是明证。
此书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初一群乳臭未干的耶鲁大学法学院学生,在教授哈罗德·高的带领下,在一些公益律师和私人律师事务所的支持和参与下,为维护海地难民的人权,与老布什、克林顿两任总统领导下的美国***对薄公堂,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诉讼之战,其间起起落落,柳暗花明,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之余,让人手难释书,直欲一气呵成的读完。结局虽不能尽如人意却也催人奋进。
此书妙在它既是一本详实的纪实文学,又是一部惊险刺激的涉法小说;既是一本生动的关于美国司法制度和诉讼程序的参考书,又是一部活生生的法律案例教科书。出身于耶鲁法学院的作者,以其深厚专业背景、细致入微的叙事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入浅出,为读者勾勒出美国诉讼制度的基本轮廓、呈现美国特有的诉讼文化的同时,表现出引人入胜的戏剧性,扣人心弦,使读者有如亲历。法律门槛外的普通人,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的。至于法学专业的,则可以寓学于乐。
写作时,作者采取了电影“平行蒙太奇”手法,一条情节线是身为海地民主斗士的伊冯娜为自己的自由、尊严和人权而进行的不懈抗争;另一条则是耶鲁师生的披荆斩棘的诉讼过程;斗争场合也因此在水深火热的海地、精英云集的耶鲁大学校园、海风凛冽的关塔那摩基地、简朴的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威严肃穆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之间辗转切换,双线同步发展,并行不悖,相互烘托,形成对比。
此外,此书还对一向标榜人权、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美国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反思,以事实说明司法公正并非理所当然的存在,警示所有人对法律要保持谨慎的信任。当法律、法典和判例法成为强权的代言人,斗士们必须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到一些法律规定来撞击一下***这个庞大的机器,拖慢其运转速度,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更多的诉讼,更多的政治辩论和街头抗议示威——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能使斗争继续进行下去。由此,读者也不难看到、感觉到,法律人的力量与无力、及因此激发的荣誉感和无奈的挫败感也始终矛盾的并存着。
最后,就是对这样一个现代版的大卫挑战戈里亚的传奇,充满无限感慨。身为学者和执业律师的高、拉特纳、廷加利、古藤塔格、鲁宾,加上100多位初生牛犊的法学院学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了一群素未谋面的难民权益,不惜与财雄势大的***机构对抗,历时经年,工作时间加起来近两万个小时,费用高达350万美金,终于击退强权,伸张了社会正义,淋漓尽致得展现金钱社会法律人的精神境界和职业追求。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卫、愚公、精卫的存在,希望才会存乎人间,社会才能螺旋式前进。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49:1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6180.html
上一篇
唐长孺文存《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