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习惯读考古报告了,“读图”就不啻是一个无比呆板的过程——在复印的摹本上,用安静的目光把摹本上的每一个人物和器物的图案“读”出来,转而迅速地将文献中可能的句子对照上,然后在摹本边上“写”下,完成图案和文字这两种不同媒介的“文本转换”。那些日子,光阴都显得枯燥无味,朝西的小屋里,只有一杯从早到晚都热的茶水,陪伴着我那些厚厚的复印资料。
可惜的是,习惯了考古报告所给我的解读图画的范式,我并没有想过,这样的历史解读,是不是读那些摹本的唯一思路——这仿佛是读《清明上河图》而只细考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的器物证明、读《红楼梦》而钻研其中的药方和珠宝一样,是不是仅仅完成了从“图像出现”到“历史存在”的简单、单向的证明?
周二时去备课,给支教的一个小学的孩子们讲可爱的孔子爷爷,但却拖拖拉拉的。两个多星期都没有提起读书的兴致,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无论是拿稀奇古怪的小篆写的还是拿蝌蚪文似的英文写的,借书满架而兴致索然,是挺头疼的一件事情。找《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世家》的相关资料,在想办法把故事组织得生动的过程之中,无意间找到了巫鸿关于武梁祠中汉画像砖的研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标题就大方到足以吸引我。
书分上编、下编和附录。书的上编是学术史和方法论的探讨,作者从金石学对武梁祠的发现一直扯到西方美术史的视野和中国本土社会学的思路,一点点检讨、一点点把过去各执一端的单一思路,推衍成作者笔下的纵向网络,将历史的考证、美术视野上对空间构成的考察乃至文字的考释一起穿住,试图用这种多元的角度去透视画像石本身,看看每种思路的局限所在并在破和立中追寻画像石背后可能发现的问题;书的下编,作者从武梁祠中出现的神兽、仙人、人物追述到整个汉代的世界观,其实就是在方法论的基础上,对画像石背后的汉代思想世界进行勾勒与排比,但又因为细致和生动而显得无比精彩。“图像志”一部分是附录,做的是历史学最熟悉的考证功夫,把一个个汉画像砖上的图案抠出来,对着一段段的引文和表格,证明一下那些武梁祠上的人物曾经出现在了历史记载之中。
说实在的,整部书都很精彩,但如果说整部书有什么地方最精彩的话,无疑是在研究史和方法论上面的。毕竟作者并没有单一地把图像上出现的东西和当时人们观念中存在的东西简单地对应就了事,而是在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之中寻找到一些能让历史立起来、变得活灵活现的地方,去有条理地组织起了历史的线索和脉络。它尤其让我看到,读图不再是单纯地将图案转写成文字的枯燥、单向的过程(因为谁都明白,已经记录成文字的考释,是没有办法再还原成原本的图像的,但这个过程之中能多大程度地减少媒介转换而带来的损失,则是看作者的水平了),读图可以很精彩地和美术的空间布局联系在一起,读图也可以和一个时代所包孕的思想底色联在一起——这些潜藏在图背后的东西,只要不是被过度阐释了,都是有很多的参考价值的,呵呵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48:4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6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