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源氏物语《走近源氏物语》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45:50
  • 76

初次接触《源氏物语》是在初一时的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里无意间翻到了这一套漫画版丛书。精美装帧的封面,纯日派的人物画风,对于一个初一的小女孩来说,这无疑是个眼前为之一亮的东西。依稀记得那封面是明晃晃的亮黄颜色,A4纸大小。那个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图书馆彩绘的玻璃窗耀眼地射进来,在大理石光滑的地面上折射起一束束光线。就这样翻了一半这漫画版本的《源氏物语》。当然,当时的我对于这部剧作里面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不了解的,仅记得她画风华丽奢华,仅此而已。

二次接触是在我们大学外语学院那间不算大不算小的机房里看的《源氏物语——千年之恋》。当三维的立体画面把一维的文字叙述***裸地显示在观众面前时,我仍然惊叹于《源氏物语——千年之恋》画面颜色的荀烈,导演大把大把地运用颜色泼洒点缀于这故事情节中,精美的画面成为这大河剧的一大看点。

而这次,我以最原始的文字记录形式直面这日本经典之作,我这次看的是1982年版的译本,看着这27年前泛黄纸皮有着浓厚书卷味的书,一种感觉说不出,没有年代久远,没有近在咫尺。抽离了二维的漫画抽离了三维的画面,抽丝拨茧地只剩下文字,看似空洞,其实文字的力量却更大地塑造了另一个不同的源氏的世界,任由文字在我的脑海里驰骋勾勒出前所未有的画面。

或许是因为有前面两次的铺垫,我很快地就进入了书中文字描绘的世界。文艺大师丰子恺文学功底深厚,用词遣句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品读之际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完全没有读其他日本古典小说的磕磕碰碰。从中也能看出日本深受中国大唐文化影响之深远,因为里面有很多精美的诗文,其华美真的不亚于出至中国人之手的文字。这就让人不得不由衷佩服起《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

在书中作者说:“我乃女流之辈,才疏学浅,不宜奢谈汉诗”。其实不然,书中大段大段的描写,铺陈,叙述,其间间或兴起,就信手拈来一首古诗,可谓是文中的一剂润滑,那些古诗读起来通俗易懂又不失华丽,紫式部的文学功底可谓折服众人,我看着看着敬佩不已。

作者深刻揭露贵族社会的一特征:在那个社会里,结婚只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意愿。而我认为,作者正是想通过这部作品,把在那个特殊时代里心中积郁的东西抒发出来,觉得此情节不能笼闭在一个人心中,必须传告给后人,于是有了现在我手中的这部大作。

一个时代裂起一个时代的痕,而埋进去的是一代人的魂。紫式部在这部书中埋了多少人的魂我在这里且先不说罢,毕竟那个年代纵且已经消逝,留下的,就只有我品读这字里行间而望文兴叹的销魂。且说这文字里的世界罢,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幕是第二章的雨夜评女子。把女子划分品评得头头是道。

以前我认为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没有中间体。看过这夜评,我顿悟,人其实原本无三五九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分,而只有有故事的人和没故事的人之分。因为家庭出身、个人经历,原本人人一样的躯体里便注入了不同的魂,人就有了分别,特别是女子,这种分别更是显而易见。男人对一个女人的要求,从这雨夜评里,我觉得甚是苛刻。但何尝不可作为我们当今摩登时代女人的借鉴呢?

虽然是千年之前的事了,但我觉得一些人情书故,情感交情是千年不变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这,又有何异同?我们可以从这些古籍中寻得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翻看着这古书,真是受益匪浅。这雨夜评女子,他们把讨论上等女子之事,如同当今我们讨论国家大事般堂而皇之地品评一番。男人依女子的等级之分来选挑女子,而唯有上等之女子才是他们魂牵梦萦的渴求之物。

读到这里不禁抬起头,看看外面灿烂的阳光,只是莞尔一笑。

或许,以后的我再翻开这本书的扉页时那当是另一番滋味了吧,但应该仍会低头在心里莞尔一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