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伊斯坦布尔《Istanbul》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44:40
  • 68

今天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掩卷之后,帕慕克笔下的字里行间弥漫的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深深“呼愁”和如水忧伤,却依旧缠绵在脑海里不愿散去,就像那长久以来笼罩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浓浓迷雾还有渡船那黑郁的烟雾。

原来一本童年、少年时期的回忆录可以这样写;原来一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能够如此深入一个人骨髓;原来一座城市的灵魂可以如此令人着迷。

一幅幅黑白照片,于黑白交织间勾勒出这座城市曾经的昌耀和如今的衰败,在这兴与衰的叹息间,博斯普鲁斯和金角弯的海水日夜不息,见证了这一片相同的土地上世事风尘的变迁。

当我们年老,在一切风花雪月尘埃落定之后再来回溯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其实我相信,一些东西其实已不是那么真切了,这些回忆的文字,势必打上我们早已成熟了的思想的烙印。毕竟,每一场回望,那清醒的探究的眼神,毕竟是现在的。因此,帕慕克的这些文字,或者说他对“呼愁”的直观概括更多是来源岁月流逝间点点滴滴的凝聚。

喜欢那种具有历史文化厚重感的城市。这种感觉不在于人们当下的生活方式(毕竟这是21世纪了),而在于漫步于这座城市的街头空气中触手可及的那种沧海桑田的腐烂气息,以及人们心底那一抹永远的挥之不去的哀伤。任一座座“骊雅”燃烧殆尽,任幢幢帕夏的宫殿墙垣倾颓,任一面面木质老房子的墙壁发黑发暗的伊斯坦布尔,在我看来显得是那么的真实和自然。无所不在的消失。放任而没有保护。

经历了太多的繁华。注定着世后等量的忧伤和衰败。历史的无情如此公平。只是,这沉重压抑的一切需要后来的人们来承载。这种承载,终究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成就了一种世界观和对美及哀伤的态度。

有时候我还在想。是帕慕克的良好家庭和所受的高等教育赋予了他这样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广阔的东西视野。试想,如果他是一个伊斯坦布尔贫民区家庭出身的小孩,如今,今天时候还能够有这本书的存世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个作家的产生。生活阅历和视野眼界尤为重要。

不管如何,伊斯坦布尔。这座传奇性的城市,终究神秘而令人神往。

剩下的。不说了。“局部”地摘录一些话吧。

P297. 我听着父亲口气睿智地告诉我:听凭自己的直觉与热情十分重要。他说,人生其实很短暂,如果知道自己这一生想做什么,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事实上,一辈子写作、画画的人,能够享受更深刻、更丰富的人生。我一面凝神倾听他讲的话,这些话也跟我看见的东西融为一体。不久,音乐、窗外闪过的景色、父亲的声音和狭窄的卵石路都合二为一,在我看来,这些根本问题虽然永远找不到解答,但提出这些问题总是好事。真正的快乐与意义存在于我们永远找不到,或许也不想找到的地方,但是——无论是追求答案,或仅仅是追寻享受与深情——追求本身的重要性却不亚于目标,提问本身就像车子、屋子、渡轮窗外的景色同等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就像音乐、艺术和故事般有起有落,终而走到尽头。但那些与我们同在一起的生命,仍存在于眼前流动的城市景色,有如从梦中摘下的回忆。

美景之美,在其忧伤。 —— 阿麦特·拉西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