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寄居者《与男人有关的选择,与男人无关的成长》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41:07
  • 82

严歌苓一直是一个很有看头的作家,她所坚持的女性题材和塑造的女性角色一直颇受影视导演们的青睐,通过影像的传播被人所津津乐道。

这一次,故事帷幕拉开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乱世,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女子,一见钟情爱上了落魄犹太青年彼得。玩世不恭的她被彼得身上那种忧郁、无助和文艺气质所吸引,在心里暗暗发誓要保护好这个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落魄公子。

当时臭名昭著的“终极解决方案”出台在即,为了赶在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来临前,把彼得从战乱里解救出来、偷渡到美国,21岁的女子变得工于心计,不惜把一个长相与彼得相似的美籍犹太人艾德勒哄骗到上海,准备偷梁换柱,借用艾德勒的护照,与彼得双宿双飞。

为了实施自己的计划,她脚踏两条船,摇摇晃晃地周旋于背叛与激情,周旋在两个爱她的男子之间。她心里知道这对艾德勒并不公平,而且,她渐渐发现自己和艾德勒多么相似与投契,渐渐发现那个她爱的男子,已经变得失去了那些她所爱慕的美好品质——但计划开始启动,箭在弦上,她已经由不得要做完它。

故事的最后,她如愿以偿地偷到艾德勒的护照,和彼得登上偷渡的船,可在轮船就要开动的刹那,她头也不回地跑到岸与水相接的桥上。“我向着岸跑去。把真实的我留在岸上,那可不行,尽管那个我经常遭到自我厌恶,厌恶得简直想扼杀她。岸上有我爱吃的小馆子,我爱闲逛的寄卖店和小铺,有爱说我闲话的邻居,还有我的真诚、热情、恶习和坏名声。”

小说名为《寄居者》,从宏大的角度,可以理解成作者对身份焦虑的探讨:关于女性的边缘地位,关于寄居上海的犹太人,关于寄居美国的华人;但我宁愿解释为:浮生如寄,年少几何。二十一二岁的女子,对于生活有充分的权利不安分,有充分的权利去任性,选择爱情,或者在最后放手。重要的是,她曾经爱过,曾经对爱那么地不顾一切,甚至不惜伤害他人。

她最后没有和那两个男子中的任何一个“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喜欢这样的结局,仅仅只是一个女子自我的选择,是她的选择,她的成长,与男人无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