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宿命《宿命》——最后十页,破茧成蝶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40:52
  • 57

我不迷信,但命运恐怕有自己的安排。——题记

一般来说,我们只需吃鸡蛋就行,用不着费心思去考察下蛋的母鸡。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方说一只母鸡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风格各异又美味可口的鸡蛋,那我们在大快朵颐的时候,忍不住打听母鸡的情况,倒也属人之常情。东野就是这样的母鸡,我们不仅要去打听他下的每一个蛋,还想去打听他下蛋的过程,甚至还想看看他前期和后期为什么下的蛋在风格上有区别。《宿命》就是东野的转型之作,之前之后,作品的风格大有不同,而两者的交汇处,便是这本《宿命》。

故事之外的努力表达

对一位作家来说,一生坚持一种风格实属不易,一生要不断变化风格,似乎更难一些。东野就在不断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当然,他力求改变,或许客观因素更多一些,为了生存,不得不不断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诚然,我在看《放学后》的时候,就觉得东野圭吾不会只甘心做一名传统意义上的推理作家——他总是试图在诡计之外表达些什么。限于阅读经历的不足,以《宿命》为界,他前期的作品只看过《放学后》、《毕业前的杀人游戏》、《十一字杀人》,还有《侦探俱乐部》的几个短篇。这些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都不能算好(呃……《放学后》的诡计还算可圈可点),不过我发现一个共同点:逆转相当强悍,比较注重诡计。尽管大多数是技术层面上的逆转,但东野的技巧已非常成熟。如果要说不足,那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在文笔上略显青涩。而且,虽然东野努力想在故事之外表达些什么,但这样的表达似乎都不太成功,直到《宿命》。

《宿命》这本书恰好连接起前期和中期的作品(“中期”这个词,我稍后再解释)。小说以宿命为题,想要努力表达的,自然是生命中无法抗拒的力量。这本书在风格上可谓承上启下,前期的逆转和诡计,中期的题材和文笔,都在这本书上有着不错的体现。小说的楔子和尾声,真正把东野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了,的确是——最后十页,破茧成蝶。这本书所体现的逆转,也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思想层面。不是为了逆转而逆转,而是为了表现主旨而逆转。而为了表达主旨,故事的开端和过程中,都做了不少的渲染,而这种渲染,使一桩原本单薄平淡的凶杀案有了丰满的内涵,也使得故事更加吸引人。既然最后十页要取得破茧成蝶的效果,首先就要把茧做好,这样破茧的时候才有震撼的效果。东野漂亮地做到了这一点,从此以后,他的作品便呈现出不断变化的风格。

从《宿命》到《嫌疑人X的献身》,可以称为东野的中期(原因我稍后解释)。这部分时期的作品,可谓是风格多变。要么是表现人性心理的现实力作(《秘密》、《白夜行》、《幻夜》),要么是在小说题材上有创新(《宿命》、《tokio》、伽利略系列),要么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名侦探的守则》、《毒笑小说》、《怪笑小说》、《黑笑小说》),要么在推理小说本身技法上有创新(《恶意》、《谁杀了她》、《雪地杀机》),总之,变才是不变的主题。而这个时期,似乎命运也在不断捉弄东野,屡屡与直木奖无缘,直到包揽多项大奖的《嫌疑人X的献身》问世。

《嫌疑人X的献身》是东野的另一道分水岭。本来习惯的划分只有前期和后期,但我个人觉得还是划分为前中后期更好一些,中期与后期的分界线便是《嫌疑人X的献身》。凭着这部作品,东野终于在碰壁多年之后,成功地跻身主流作家的行列。但是——

这个时期的东野似乎不太想变了。《嫌疑人X的献身》同时包含诡计和人性,但之后我看过的《红色手指》、《使命与心的极限》以及《流星之绊》与其说是推理小说,倒不如说是主流畅销小说,东野是越来越主流,越来越大众了。如果说中期的东野是在努力寻找一种能够被普遍大众接受的小说写作方式,如果说他试着用不同的钥匙去打开读者的大门,那么在《嫌疑人X的献身》得奖之后,他无疑已经找到那把钥匙了。读者喜欢看神探伽利略,那就继续写下去;读者喜欢人性心理的刻画,同样的模式还可以写上好几本。所以,我个人是颇有怨念的——东野功成名就之后,心态就变了。我个人非常怀疑他还能不能写出像《黑笑小说》那种讽刺小说,像《白夜行》那种完全不带一丝温情的黑暗小说。后期作品结局的脉脉温情,固然有小感动,固然能够保证销量,但看了两三本之后,也有些疲倦了,天天吃同样的珍馐佳肴,也会腻味的。当然,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一本接一本地看东野的书,毕竟他是我最喜欢的推理作家——之一。

所谓的宿命

书如其名,我们的生命中或许真的有无法抗拒的力量,小说较好地阐述了宿命的意义。所谓的“命运之绳”,既有人为,又有天成。当然,宿命这个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迷信色彩,我们总是习惯把人力所不能解决的外部力量归结为天意,又或是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主宰着我们的一切。当然,宿命这种东西,如果要给它找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还是可以找到的。

决定人一生的因素中,既有必然因素,又有偶然因素,宿命就是这种必然因素。当然,两种因素相互作用,有时候人的一生很有可能被偶然地改变。而我们所说的宿命,通常是在效果达成之后才会有这种提法。比如某某人当上了高官,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说,他家的祖坟风水很好,这就是宿命。当然,并不是所有祖坟风水好的人家出来的孩子都能当大官,但是大浪淘沙中被洗刷掉的人,我们极少提及。生活本来是概率的,但我们往往只关注实现了概率的人,所以,我们用宿命代替了概率。当然,如果要研究那些实现概率的人,还是可以找出潜伏在表面之下的必然因素。人生来就不平等,我没说错话。从出生一开始,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此后走上的道路也不一样,初始的家庭环境可以给自己的人生提供一个初始值,你可以在成长的道路中不断修正这个初始值,甚至得到的最终值会完全偏离最初的初始值,也就是说,宿命并非不可逆转,灰姑娘也有机会成为王妃。宿命存在与否,关键是看你信不信,只要你信,街边摆摊的算命老头就可以给你说出一大堆模棱两可的关于未来的预言,包你深信不疑。

当然,我不迷信,但命运恐怕有自己的安排。就算你再以为人定胜天,你再努力,你再满腔希望,生命中总有与我们的主观意愿相悖的东西。并非所有理想都能实现,并非所有姻缘都有好结局。终于发现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一种无力感便会涌上心头,这时候回顾过去,才会发现失败的根源早已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命运中,无法逃避。这就是宿命,这是概率为百分之百的必然因素。

无法实现构想的无力感。

如果是理想未能实现,或许一开始确定的目标就是错的,又或是快要成功时才发现昔日的理想在此时已经没有价值了,你被理想抛弃了,或是说,你被宿命抛弃了。

如果是姻缘没有美好的结局,或许一开始两人就不在同一个世界,纵然拼命想进入对方的世界,终究还是无法完美相融。

你能了解你的宿命,掌握你的宿命,实现你的宿命,甚至逆转你的宿命么?

对东野圭吾来说,写出这本《宿命》,不知道心中有没有感概自我之意,而带有彷徨、失落和困扰呢?

但这本《宿命》,却决定了东野今后的宿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