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醒来假寐的心微微睁开了眼——读《醒来》有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40:28
  • 77

从去年开始准备考研,就每天背着装满考试用书的大书包,在自习室里潜心修炼,已经太久没有惬意的逛逛书店、看看书了。上周旅行的时候在一家蛮特色的书店里翻到《李普曼传》,发现其中一篇序是许知远写的,感觉很亲切,有些兴奋地跟朋友说:“看,许知远写的!”

旅行回来,就收到了单向街寄来的许知远的新书《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衬页上还写着“丹丹:我们都想念你。知远 2009-3-27”,好感动,暖暖的。许知远总是这样真诚——一种校园里才有的真诚。

下午在阳台晒着太阳看这本书,我是看着目录先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开始看的——“***时代”“大学的幻像”“众神狂欢的网络纪”“焦虑的社会”“尚待成熟的国家”……书里的文字让我从懒洋洋变得有点处于兴奋的状态,除了我无权评说的内容外,文字里透出的热情、思维的跳跃在调动着我的情绪。看到有意思的部分我就念给身边在背英语的妹妹听,对于还在大学校园的妹妹来说,许知远关于大学、教育、环境、还有那些曾引发争论的话题“华南虎照片”“胡紫薇事件”等的见解评论以及表达方式更是让她瞪大眼睛,频频点头,满脸“醍醐灌顶”的表情。

吴晓波写的序里说“《醒来》是许知远这个70年代的中国青年走出书斋的一次勇敢尝试”“是他对自己祖国的一次宏大审视”“是这位国之青年在思想上的一次贡献”,许知远自己也说“试图用好奇心和探索,来取代长期教条教育所造就的对历史的冷漠感”。我知道以我对历史的认识,很难读出它的深度。可是,几个小时的阅读带来的感受让我很有触动,关于“冷漠感”的触动——对生活的,对梦想的,对人的,对感情的,一种以“成长”为借口不知不觉滋生出的或多或少的“冷漠”。

还记得两年前在单向街的院子里,我们一群刚毕业的朋友谈爱情、谈理想、谈我们欣赏的人、谈喜欢的不喜欢的一切,好像整个世界都跟我们有关,满腔热情的发表评论、表明立场。生活上遇到的所有困难都好像不值一提,薪水低、租不到房等等都是一笑而过,是属于许知远在书里写的那类“乐观主义,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年轻人”,满脑袋的“单纯的、理想主义情感”。两年过去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平和”了太多。在难得的谈话里,房价、薪水、福利、职业发展、婚姻、甚至婆媳关系和提上日程的生儿育女这些“理性”“实用”的话题变得最值得我们关心。

许知远说“到今天为止,我虽感觉到某种恐惧,却仍未抛弃掉一直以来的乐观气质”。而我们似乎在刚有了一些所谓的经历、对社会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后,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恐惧迫使我们带着点儿不情愿地改变着价值观、人生观,急切地渴望着安稳。我们似乎妥协得有些过于彻底——与其考虑理想不如考虑薪水、与其关注思想不如关心厨艺、与其买书不如买衣服……如许知远所说“对过去和未来兴趣索然,只生活在现在,对个人信仰与创造力缺乏信心,相信除去加入众人大合唱外,别无选择”。我们都很清楚在这种不安全感下寻求轻松稳定时不得不放弃了什么,即使我们告诉自己“是生活重心在转移”,即使我们安慰自己“总有一天会重拾理想”,我们仍然会为心中越来越淡的“热情”、越来越明显的“冷漠”倍感失落,为还没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心生焦虑。

许知远在后记中写到:“不可避免的,我的语调中洋溢着我的年龄和所处的年代共同造就的乐观、庞杂混乱、热气腾腾……”正是这种“热气腾腾”让我惊觉自己不知不觉中“热情”的消退,让我对自身的变化做了一次有益的反省。我知道“醒来”这个书名的意义更加深远,可是,对于我来说,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引发的对于自身的思考已经让我很感谢这本书,感谢许老师,我会记住这一刻的感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