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大秦帝国·第一部 黑色裂变(上、下)《大秦帝国》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38:29
  • 77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精神最丰富的时代。

七个国家就好像七个激烈竞争的公司,在200多年的历史中,不断的你追我赶,想着法的推出新制度(变法),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公司,不断的扩大市场份额(占领领土和人民),最终还是秦经过六代的经营,终于做到了一统市场。

对于当时的人才来说,也没有后世的忠臣不事二主的说法(除了屈原这样的世袭贵族),各家的目的都是为了游说诸侯采用自己的治国之策,如果东家不用,就到西家去。张仪做过秦国的宰相,但后来一样可以跑到魏国去做宰相。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人才流动十分频繁而正常。

乱世出英雄,但只有战国这个乱世出大思想家,之后的南北朝、五代等乱世并出什么思想家。大概那时候儒家已经禁锢人民的思想太久了,不像春秋战国,我们民族还在幼年,创造和接受各种新鲜思想的能力还很强。

秦国从一个退守关中连函谷关都被人夺取的西陲小国,一步步的走到舞台中央,变成中国的主宰。从书里看,主要原因有三:

1、最彻底的变法,最严酷的法家。商君开创的变法,就算放在之后的几千年中国历史,也算是先进的。如执法官民一体,严格奖励耕战等。严格的奖惩措施让秦人能整个民族都如一个人一样去奋斗。

2、地域优势:秦从没被六国入侵过关中,反而是不断的出击出击,不能不说关中险要的地势帮助了秦。使得六国就算打胜,也只能在关外逡巡。

3、最开放的人才政策。从孝公开始,基本上秦国的宰相都是六国人担任,这需要非常开放的胸襟才能做到。正如李斯的《谏逐客书》所说,正是因为有六国的人才,秦国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点像现在的美国了)

法家是秦立国之本,在争夺天下时最有力的利器。但反思吕不韦和嬴政的争执。吕不韦所担心的,恰恰是秦国一味重法而轻义,只依靠严格的法制而忽视人民的权益,过于短视,其运不久。从后来刘邦入关后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所受到的欢迎就可以看出。

作者对于战国历史的研究真是非常深入,对于当时各个流派的治国方针也有自己的深切体会。在很多方面甚至改变了很多司马迁被公认的史学观点。如吕不韦之被贬,司马迁认为是嵺ai之乱,吕不韦受到的牵连。作者透彻分析了《吕氏春秋》的执政观点,发现其与后来嬴政的治国方针对立很多。如果嬴政要推行严格的法家制度,就必须铲除吕不韦,至于祸乱宫闱之说,只是个借口而已。作者也没有采用所谓嬴政是吕不韦私生子这种荒谬的说法。

但这本小说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书中过于抬高了秦国历代国君和大臣的精神境界,给人感觉六国大部分国君和大臣都是些酒囊饭袋。对于秦国的几次大的失败,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只是点到为止。对于像蔺相如完璧归赵,张仪欺楚等这样对秦不光彩的事件,作者也没有多写。战国是大争之世,并非只有秦一家是正义的化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