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钱老和很多公共知识分子一样,一直在关注人为何而活,中国社会将走向何处?在这本书中,我很关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人在青年时期,尤其是大学里的青年人应该怎样活?
如今的大学校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多少都难免浮躁。老师以在社会兼职为正业,上课大多敷衍;学生平时或忙于恋爱游戏,或只顾功利读书做事。这些在如今的校园,已是蔚然成风,见怪不怪。但钱老认为大学生的特点,在于空间的相对狭小,精神的无限广阔。途径是读书。认真读经典,“不求甚解”博览群书。读一切与人相关的学科,完善知识结构。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既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人类最先进的智慧,以求在见识比较之后,产生自己的看法和信仰,又可以以此建立强大的内心,以“内心的光明”抵御“外部的黑暗”。当然,社会是一部大书,社会实践也是建立信仰和强大内心的可行路径。
在国外兴起的阅读疗法,据研究,在治疗心理和心灵方面很有效果,想来也应该是这种道理。
大学的教育意在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愈发精确而只懂技术的所谓的工具。这一点,在现代大学设立之处就已明确的共识,在当代中国,却成为不能理解和实践的妄想。听到一则新闻说,某省高中生集体不参加高考,只因上完大学依然找不到工作。的确,工作关乎生存。可是,如果以如此功利的目标来衡量读大学的价值,未必亵渎了大学的精神。
大学教育不是职业教育。大学应该是一个吸取智慧,磨砺思想,发展思维,熏陶修养的场所。正如钱老所说,大学应有“沉潜,创新,酣畅,自由”之精神。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37:3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