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豫/文
香港人有身份认同吗?香港回忆丢失在哪里?香港还是个文化沙漠?香港明天会被边缘化?
这四个问题,尖锐而逼视,稍予注意即能明了一点:严飞的这本《还君明珠》,副题虽然名曰“香港琐谈”,却绝非一般的泛泛而叙。较之大量对香港符号化的平面描绘,严飞这位有着复旦法学学士、牛津比较社会政策学硕士背景的旅港年轻学人,问题意识非常明显,其中关于“香港人身份认同”的问题,即可谓一语击中港人的精神要害。
考察香港文化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香港人的概念,并不随着开埠就天然形成。虽历经百余年的殖民统治,香港真正形成其本土身份认同,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随着经济起飞,以香港为本的粤语流行文化逐渐成形,战后一代香港人在成长过程中守望相助、拼搏奋斗,从而孕育而成香港社会的共同价值观:自由、法治、勤奋、廉洁、平等、民主、公平。
正是由于这种价值观来之不易,尽管回归后政治上依附、经济上依赖内地,香港身份与中国意识的情感冲突,在回归后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但在严飞看来,“中国人和香港人,这从来就不是一个对立性的论题。”香港人对身份问题百感交集,体现的是他们对公民社会的重视。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在进行公民教育时,所应该特别注意的。
由此引申开去,作者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香港,所用的是“门槛上的视野”(李欧梵语)。正如安替评论的那样,“作为在香港工作的内地人观察香港,虽然失去了身份认同的张力,但也因此有了相对超然的立场可以讲述香港的尴尬。”“超然”二字,并不能苟同。严飞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切身参与的现场感,与其说“超然”,不如说“独立”。而独立观察背后的直言而白(尽管在内地发表时有所删改),终能突破言说的重重禁忌,更属难得。毕竟,从实用角度对待香港,尽力发扬“为我所用”的一面,而不去追问个为什么,本就是内地长久以来的惯性使然。
诸多迹象表明,香港已不再只是香港人的香港。香港的明天往何处去,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大陆有识之士的问题意识中。尤其在港沪双城记、港沪京三城记越唱越high的今天,当严飞以其“八零后”的视角,不无忧虑地写下《上海和香港:你追我赶中的压力》、《北大VS港大:尚能饭否》、《香港VS内地:我们结婚吧》、《外来媳妇本港男》等篇什时,我们或许应该想见,香港人的危机感,比香港的危机,更值得我们重视。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36:5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