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绝代风流《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的风流绝响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2:35:57
  • 59

《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的风流绝响

慧远

如果有人问我平生最为神往的大学是哪一所,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作为战时由北大、清华和南开所组成的一所临时大学,西南联大不仅融合了这三所大学原本拥有的各种特色——诸如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通才教育、教授治校”,以及南开的“把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研究社会实际作为教育目标”,并因之成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教育重镇;与之同时,西南联大还云集了当时中国众多第一流的教授、专家与学者,在那个非常时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有用之才,真正体现了所谓的“大学之‘大’与大师之‘大’”,从而昭示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大学精神——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书评人刘宜庆先生数年来才一直沉潜于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之中,他以自己的文字着力勾勒出“联大人”的精神剪影,以之唤醒一种即将湮灭的大学精神、对抗当今社会日趋严重的集体失忆,并向西南联大的学者群体表示由衷的敬意。

刘先生将自己的新著取名为《绝代风流》,他首先即将“联大人”的风流比作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魏晋风度”,他不仅详尽描绘了联大教授不党不官、特立独行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对他们天真烂漫、率性而为的个人性情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渲染——像朱自清的沉静如水、闻一多的热烈似火、杨振声的风流儒雅、刘文典的狂放不羁,在他的笔下无不呈现出一种特异的姿态与动人的风采,可谓真实再现了“联大人”的人格魅力。诚如刘先生所言,西南联大的存在固然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同时却也是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直接体现。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巍然屹立于战火纷飞中的西南边陲,一方面得益于一种相互包容的胸襟与和而不同的理念,另一方面则无疑是全体“联大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事实上,抗战军兴在某种意义上也许的确增进了联大师生之间同仇敌忾的凝聚力,而“联大人”多元的价值观念与多样的人生选择、“联大人”的风流与气度,才是西南联大之所以成为西南联大的关键所在。

在《绝代风流》中,刘先生除了以细腻的笔法塑造了西南联大的学者群像之外,尤以大量笔触详细描写了联大师生的日常教学与衣食住行,展示了他们甘守清贫的真实生活场景,其中不乏联大教授的跑警报、泡茶馆、唱昆曲、淘古董之类别有情趣的日常生活细节。更有意思的是,刘先生还讲述了联大教授私人生活间的一些浪漫花絮,甚至披露了许多流传于他们之间的无伤大雅的“荤段子”。如果说对“联大人”形象的塑造是以人的视角勾勒出西南联大的精神风貌,那么,对“联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则以幽微的日常琐碎再现了那些已然被宏大的历史叙事所忽略的人情美与人性美——我们从“联大人”的音容笑貌中感受到了西南联大的流风余韵,而我们从“联大人”的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又何尝不是西南联大的流风余韵呢?

刘先生在《绝代风流》的后记中坦陈,正是“基于当下大学精神的庸俗、文人风骨的萎缩、人文传统的断裂”,他才以自己的文字勾勒出西南联大学者群体的剪影,用以钩沉湮灭的历史碎片、对抗社会的集体失忆。我不知道刘先生的书写最终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但刘先生的书写本身却象征着一种努力、表达了一种态度——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努力与态度,才使得他的这本小书拥有了一种针对现实的特殊意义。

《绝代风流》刘宜庆 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定价:32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