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利益!
有一个损友,叫丁约翰。他曾经把行业里最大的一个竞争对手逼出行业,但后来他被老板卸磨杀驴式地撵走。为了东山再起,他最后居然恬着脸去找到旧日的对手。由于有共同的利益,曾经的敌人终于还是联合了起来。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游戏规则,有的行业适合直销,比如楼盘的销售;有的行业适合分销,比如《渠道无间》所涉及的IT行业。
在国外,工业品是属于直销的,但在国内,更多的是通过代理商运作,因为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
中国文化是个神奇的染缸,许多东西,到了国内就变了。比如,Dell在国外一直坚持直销的,但在国内Dell却试水了分销。
《渠道无间》就尝试着通过描写生产商和代理商之间博弈的商场故事,真实地还原了IT界的业态。
当年我还是电脑发烧友的时候,就知道上海的价格永远比中关村高,因为渠道商都在北京。上海的商人只能到北京总代那里拿货,自然价格就高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想上海的价格现在或许和中关村的持平了,因为“渠道下沉”了。
相比现在的书名,我还是喜欢它在天涯上连载的原名——《阳光下嘶叫的驴子》。
据说山东一些做阿胶的地方在杀驴之前,要把驴子放在日光下暴晒,所以才有“阳光下嘶叫的驴子”这个说法。
嘶叫的驴子是代理商生活的真实写照。
厂家最初为了低成本地开拓市场,往往喜欢让代理商(渠道商)冲在前面去打打杀杀。一旦代理商(渠道商)把局面做了出来,厂家就跳出来,说要做“渠道下沉”。这是亘古不变的商业规律。
我有一个朋友,最早替一个国外品牌做代理。通过几年努力,总算打开了局面。但厂商在协议期一到,就突然收回了代理权。他去理论,厂方翻出协议说,当初在协议上签署的是,期满后给你优先代理权。但现在我们自己运营品牌了,不需要代理商了。
我这个朋友只能郁闷了。
人大多是自私的,所以都喜欢个人利益最大化。
这就是“卸磨杀驴”的道理。
那么驴子如何自保呢?
能够生存下来的驴子,肯定是聪明的。他们能看清楚历史的趋势,并及时做出自保的措施。丁约翰算一个,他及时地把自己的核心能力从“忽悠”打造成“谋略”的能力。
《渠道无间》中的海兴公司也算一个。它把自己的核心能力放在了终端掌控上,并最终建成了全国连锁数码广场的模式。
我个人其实不看好这种模式。当初有家台湾公司,在大陆试水“3C”(Computer、Communications和Consumer Electronics)很快就因为资金链断裂就彻底消失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居然想不起名字。我也不看好宏图三胞和百思买。国美虽然暂时成功了,但这次一查,发现黄光裕后面居然站着这么多人。
Anyway,作者通过这个模式创新给了故事一个美好的结局。就如同《丁约翰的打拼》中那个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放在现在,投资商首先关心的就是现金流的问题,因此断然不会投资的。丁约翰的复仇也只能是水中望月。
还是回到开头的一句话,商业的本质是利益!
要在职场拼杀中生存下来的,我们也要做一个对老板、对同事有价值的人。
像当场要离开一样准备好,像永远要留下来一样去打拼。
这就是阳光下嘶叫的驴子应该具备的正确职业态度。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2:35:0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45171.html